第十五章
长沙会馆知韩柳 卖衣购书传佳话
返乡途中卖衣购书传佳话
一年很快过去,不知是何原因,在道光十六年(1836年)的恩科会试中,再次无缘登第,只好返湘。
想回家,可身上没钱,怎么回呢?曾子城情急之际,突然想到一个人。此人叫易作梅,是江苏睢宁知县,也是长沙府湘乡县人,与父亲关系修好。主意已定,就先向身边同门借了点零钱、简单准备下就出发了。决定先到睢宁,等找到易作梅时再行张口借钱之事。曾子城决定走东路乘船南下,在向易作梅借银后,再到江宁拜见心仪乡贤——陶公,以了却仰慕结交之心愿。
一路虽曲折蜿蜒,漂流行驶缓慢,但曾子城并未感觉到心烦。因深受陶公之经世思想之影响,曾子城此行前则决定趁此行东路,乘船绕行之际,多花些心思浏览所经之地之地理物状,亦将经过之地山水湖河、道路水渠转折、州且村舍集铺(镇)、时节天气、风土人情等都尽可留心记下,尤其是对漕运之政事、生产之农事也留心辑录,一路下来所记各篇已有多卷,所积渐厚,心中自是欣喜,好似早已忘记了未及第之不快(曾氏也万万没想到,此一时期的随意之做,竟然为其十几年后与太平军相持、以及二十多年后的剿捻做了大量铺陈之作,使其有堪大用。难道历史真的会有“轮回”之说?)
话说曾子城一路随船行走、一边描述记录所见。当行至濉宁时(还有一说是在江宁)上岸,粮船停留补给,曾子城上岸到街头逛书市。当走进一书店,看见赫然排列半面墙的“二十三史”,不由让爱书如命的曾子城怦然心动(亦有说是“二十一史”)。在此之前,曾氏从未见过如此大部头的珍贵古书,非常想得到它。“二十三史”可是他梦寐以求的巨著啊,肯定是价值不菲!按当时所需,可能需要上百两银子,囊中羞涩的曾子城很是为难。本就手头紧张,更不可能有钱买这么成套大作。本是就想向易作梅借款,干脆先去易府借很再说。而借银之事,尚有段子流传:
一说是:经打听知其县令乃同乡易作梅,便向其借银100两(作者注:如从这一说,从易的县令之职来说,濉宁应该更符合事实些,那时的江宁是现在的南京,如任职南京,至少是州府之职了。如若是江宁,也有可信之处,那就是探望偶像陶澍,又可借机向陶借银买书;但因门人之误阻挡而未能见陶,故又向县令易作梅借银,则可圆此说了);一说是:借银之后,买书银两还是不够。于是,一番纠结之后,便狠心将行李当了出去,但所需银两还是不够,再度将京城御寒棉衣脱下,才勉强换够买书银两,果断将整套“二十三史”全部买下。不曾想,书籍竟装了满满几大箱。看到这些收获,曾子城完全沉浸喜悦之中,一时顾不上天尚微寒,也不管别人怎么看。不管怎么说,其痴情爱书之情之状确实可敬可信,也足以令人感慨了。
另一则,则说向易借钱之过程:到了睢宁上岸后,一路打听到了易家府上,见了易家仆人径直道出原委,易家仆人告知子城易知县下乡,可能一时难以赶回。子城觉得此计早已决定,坚持进家等候。于是,易家仆人将曾子城引入家中客厅,他就在厅内静静坐了两个时辰。易作梅回来路上听仆人说起此情,心想:此人颇不简单,定力如此之强,实是令人惊叹。
等易回到家中,于客厅看到曾子城依然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家人讲已经这样坐了两个时辰。只见曾子城的两只脚下,只有一片湿湿的脚底水印,说明在此期间竟然也丝毫没动。仅就这份毅力与坚韧,几人能做到?仅就此份安定与气沉就可注定此人定成非常之事。
这易作梅也一牛人,在知其定力,又觉曾子城谈吐不凡时,更料定其日后必成大器,还没等子城开口借钱,就主动借给他100两纹银子,还问是否够用。100两银子,是什么概念?这个份量,于易作梅来说也相当于一笔巨款,一下使出亦不简单轻松。因为按清例七品知县的易作梅,一年之俸禄也不过45两。而一次性就借给曾子城相当于他两年多的俸禄,果然足够豪爽。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曾子城怀揣着这100两银子,自然有了不少的底气。此时的他想,在拜访陶公后,要将名满天下之六朝古都——南京好好游历一番。
不想计划没有变化快,也有人则说“形势比人强”,世上难有完美之事。
书是买到了,也将江宁城仔仔细细的游历了一遍(笔者揣测:曾子城自然也带着小本本,好好记录了一番)。只是,阴差阳错因(门人李子木挡驾)故未能见到仰慕之陶公,未能了却心愿,成为终生遗憾。
但,任哪个也想象不到,28年后,当曾国藩率领湘军把太平天国紧紧围困在南京城时,曾国藩竟然对南京掌握得了如指掌!时耶?命耶?运耶?哪个能说得清?
再说这厢里,子城看到全套《二十三史》头脑一发热,一下子倾其所有花尽所借银两、甚而卖衣才买下全套,也似有易作梅氏之豪爽,令人有酣畅淋漓之感。可,冷静一想,对本已十分拮据的曾家来说决不是轻松之事。不知回到家里其爷爷与父亲是何态度,会不会大骂责怪?欲知后事如何,敬请关注后文。
【参考资料:《曾国藩传》《清史稿》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