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水为什么会结冰(零下44度水才会结冰)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3-01-04 15:33:57

水结冰会破坏生物的细胞结构,因此小水滴的冰点对生物生存至关重要。(图片来源:休斯敦大学)

水会结冰似乎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其实水结冰的过程如何发生、为什么会发生,仍是科学界的一大谜团,也是休斯敦大学机械工程学副教授哈迪·卡西米(Hadi Ghasemi)等研究“冰”的科学家密切关注的问题。为了研究在分子水平上水结晶成冰的过程,卡西米在直径2纳米的尺度下对水到冰的相变过程进行了观察。

卡西米在研究这些小水滴时有了一个新发现:让这些小水滴与诸如凝胶或脂类的柔性界面接触,就可以打破水结冰的温度限制,使它们在极低的温度下仍保持液态。

图片来源:pixabay

这项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卡西米说:“我们发现,水滴在接触柔性界面时,比接触硬性界面时的冰点更低。一些纳米尺度的水滴在接触柔性界面时,可以在低达-44℃的温度下保持不结冰。”

此前,水的冰点的极限是-38℃,也就是说,无论在任何情形下,水滴都会在0℃~-38℃之间的某个温度下结冰,而低于-38℃时水滴必然会结冰。现在,这个纪录被打破了。

微小水滴的结冰过程对动物在寒冷环境下的生存有重要的影响,因为细胞内的水滴凝固会导致细胞破裂和死亡。此外,微小水滴的结冰过程,对气候预测、云层状况、低温冻存器官以及发展飞机和风力涡轮机等面临结冰挑战的技术,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图片来源:pixabay

卡西米说:“通过实验探测几纳米尺度水滴的冰点,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难题。在我们的最新研究中,通过新开发的测量技术,我们能够研究的结冰过程,已经从微米尺度缩小到2纳米的尺度。

先前,卡西米利用应力局部化(stress localization)的新概念发明了一种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抗冰材料。而他这次的发现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水结冰这种自然现象的理解,可以为设计航空设备、风能开发的基础设施以及低温贮存系统的抗冰系统提供参考。

翻译:谢汝雨

审校:郑昱虹

引进来源:休斯敦大学(University of Houston)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