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创世纪》中记载:
当时的人类共用一种语言:亚当语,他们联合起来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在建造初期,他们相互理解,并给予支持和信任,建塔的速度很快。
但是这样下去,人就和神平起平坐了。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
而这座没有建完的塔,不再是通天塔,改名为巴别塔(巴别,即变乱的意思)
在生活里,明明说着相同语言,却因着各自不同理解,搞得鸡同鸭讲。又因着各自对语言的误解,喋喋不休的争论着,想要证明什么。
这就是巴别塔时刻。
比如:
今晚夜色真美(委婉的表达我爱你,是出自日本教师夏目簌石)
适合刺猹(出自鲁迅先生《闰土》)
而上文的调侃,其实远远不是真实生活中的巴别塔时刻。
最近辅导的一位同学,因为家庭事故和自身的问题,在毕业前有几门挂科,曾经压力很大,情绪波动大,时而很绝望。
那段时间,辅导员、心理老师、班长同学就24小时的陪着她。辅导员下了命令,不论是去厕所还是晚上睡觉,都绝对不能留她一个人。
后来她情况稳定,毕业了开始找工作,也和辅导员保持联系。
她展现了很有趣的两种视角:
辅导员觉得自己很辛苦,隐隐的也会觉得自己劳苦功高,虽然不会挟恩索要,但是还是会不断的用过来人身份指导、嘱咐、教育这位同学。
而这位同学,只能是体谅辅导员的不容易,感谢辅导员的好心好意,毕竟当时辅导员是真的没日没夜地看着她。但是却从不认为辅导员真的理解自己了,甚至对“24小时陪护”有些反感。
是这位同学不知好歹吗?
是辅导员小题大做吗?
辅导员作为高校一线工作人员,就如同街道和社区一样,你看疫情期间他们轮流值守社区多辛苦,“不能出事”的压力高悬头顶。而这位女生被24小时看护的别扭,估计也很真实。
你经历过类似的巴别塔时刻吗?
我在朋友圈收集了一下,真多。
比如:“妈,你能给我一点空间吗?”“行啦,我日后再也不管你了”
再比如:衡水一所学校老师体罚学生,那么评论分成两派,一派哈哈哈,我小时候也被这么打过,还踹过呢;一派哇哇哇,好心疼这个孩子呀。
最近我看了一个很悲伤的爱情故事,叫《巴别塔之犬》。
故事是说,一个男人是语言学家,很爱自己的妻子,妻子是手工艺人。但是妻子却在一天自杀了,丈夫不懂为什么,于是就想使用语言学知识,教会家里的狗说人话,因为这只狗是唯一的目击者。
“我想念我穿着白纱的妻子,是否能让她的狗告诉我,埋藏在她生命尽头的秘密……”这位鳏夫丧妻后很悲伤。
但是随着故事的开展,自杀的妻子更悲伤,因为她的丈夫只愿意接受一个快乐单纯的妻子,不愿意接受妻子本来的、真实的样子,她有很多奇怪的想法,从不被理解和看到。
而最后,目睹这一切,还被强迫说人话的狗,更悲伤……
这本书迅速被翻译成22国的语言,流行起来,而读者最后都能感到“一种椎心的痛楚”——这种痛,不是韩剧或者家庭伦理剧中常见的绝症、父母反对或世仇,而是两个普通又亲密的人,不能沟通和理解。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但我们依然选择表达,是为了向这孤独星球上的同类发出信号”
关于生活中的巴别塔时刻,我并没有什么捷径,我甚至觉得那种“说话要看对象”“要换位思考”的常见沟通套路都没甚大用。
不过文章写到这里,而我也人到中年,还是分享一些建议。
第一,哪怕到处都是巴别塔,我们仍然可以保留痛楚的感觉。我想典型的时刻就是,表达感受后,被人嗤之以鼻的说“你也太敏感了吧”。所以巴别塔时刻被认为是文艺女青年特有的标签和话题,这种认定下意识的就是说“矫情”,因为我们成年人有生存压力有家庭责任,只有文艺的女人才矫情没完。
那我就承认自己以前是文艺女青年,现在是文艺女中年,将来是文艺女老年。
因为糟糕的事情,哪怕是天天发生,我也不会因此就变得适应,或者说麻木了。
因为每一次沟通,我都期待被理解,每一次沟通无效我都深感惋惜。我想这也是小说《巴别塔之犬》在出版后,立刻登上亚马逊、《纽约时报》等各大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卡,它唤起了我们的痛楚苦涩。
第二,不放弃,也不要歪楼。《巴别塔之犬》的故事最后,丈夫并不能通过魔法让妻子复活,但是“记住她原来的样子,就是我能送给我们彼此最好的礼物”。哪怕职场、家庭、爱情中,到处都是判断、说服、改造和强制,仍然不要放弃沟通。
这个建议,我知道其难度。
比如我辅导的一位同学,感到自己的上司总是打官腔刷官威,而一到真事就推诿。那么她开始不主动汇报,甚至故意拖延各类报告。这样其实就歪楼了,继续做你本来想做的事情,会更体贴自己。
比如我们的职业选择,不被家人支持,而是被否定和规劝,甚至家人在节日期间试图用各种社交手段想要改造我们。那么争论对错,试图改变家人,其实也歪楼了。继续在你梦想的职业上努力,是你本来想做的事情。
你是否正在经历巴别塔时刻?欢迎留言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