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满足了传播者的什么目的(关于造谣、传谣以及辟谣)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3-01-10 14:00:11

首先要解释一下什么是谣言,谣言就是没有事实依据的传闻。

然后进行分析谣言制造者的目的:第一,用户的信息需求与信息公开之间的矛盾。信息需求在当今信息高速运行时代是人的最基本的需求,信息需求也是引发信息消费的原动力。互联网时代,用户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知情权,事件发生后,极其渴望能够迅速获取事件的发生、处置、应对、后续等相关信息。在这种强烈信息需求的催动下,民众会通过多种手段和方式来获取相关信息,但是由于一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的信息公开制度并不能够满足用户的全部知情需求,因此用户陷在海量的信息中,缺乏对真假的甄别能力,往往会盲目相信一些小道信息,这就给网络谣言的蔓延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第二,部分投机取巧者的功利性目的的内在驱动。通过对案例的研究,学者将传播谣言者的传播目的分为四类,分别是娱乐、政治、商业和其他。持有娱乐性目的的传播者,一般试图通过传播网络谣言,制造关注度和影响力,满足自我的娱乐性需求,如“偷鸡腿妈妈”谣言的传播;持有政治性目的的传播者,希望能够借助谣言推动政府行为的改变或政策的调整,一般都针对于社会争议性的矛盾话题,如官民关系、医患关系等;持有商业性目的的传播者,目的一般是打击商业竞争对手,提高自我市场占有率,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其他目的,包括故意扰乱社会秩序、报复社会、私人恩怨等。

第三,互联网传播媒介的惯性传导作用。互联网架起了信息需求者和信息制造发布者的桥梁,一条信息经由互联网传播者,只要它能够满足信息需求者的需求,不论这条信息是否真假都会被无限传播下去,并呈现出一种惯性状态。也就是说,在互联网中,只要谣言还具有能够满足信息需求者的需求的价值,不管是哪种需求,只要它还有,就会被传播下去,进而使得网络谣言的蔓延呈现出一种惯性状态,如不加以控制,就会造成恶劣影响

网络谣言传播的类型

复制式传播:是网络传播最基本、最简单的类型,是一种网络谣言在蔓延过程中没有发生质的变异的传播类型。这种类型的传播下,网络谣言表现出数量上增加、质量上不变的特点,即在传播过程中,网络谣言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内容的调整,这种调整既包括谣言内容的丰富或减少,也包括派生出新的谣言转化式传播:这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网络谣言传播类型,是指网络谣言在传播的过程中发生实质性内容变异,这种变异表现在性质上的变异(即谣言的根本性质发生了转变,产生了一种全新的谣言)、内涵上的变异(即现有的内涵与最初形成时的内涵有较大的不同,既包括内涵变得更加丰富,增加了新的意义,又包括了内涵更加简略,变得更加紧实)和外延上的变异(即谣言的外延发生变异,可以是外延的扩展,也可以是外延的压缩)。一般情况下,内涵和外延的变化总是互相影响,共同发展的。治理策略

首先,重视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打通信息传播和公开的渠道。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安全、公共安全、医疗等涉及到公生活方方面面的内容的监管,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关注公众所关注的问题,满足公众需求,化解公众的焦虑情绪,提高社会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増强政府的公信力,第一时快速、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增大公共信息透明度,解决公共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等问题。

其次,重视发挥传播媒体在信息公开、引导舆论上的重要作用。传统媒体在网络谣言的发生、蔓延和消亡等各阶段都发挥着重要影响。传统媒体要恪守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做到不造谣、不传谣,媒体从业人员也要加强自身的媒介素养,做好把关人的角色。同时,传统媒体要充分利用其权威性的优势,发布权威信息,协助辟谣。

最后,重视公众的媒介素养、信息参与能力的培养,重视发挥意见领袖的正面作用。网络参与人群结构多元,又缺少反思、求证的优良习惯,易受到谣言的侵袭。国家需要加强科学文化常识科普力度;,网民也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遇到各类消息,首先进行思考、考察和求证,不要人云亦云,要提高辨别网络谣言的能力,做到不制造谣言、不相信谣言、不传播谣言并敢于向信谣者进行辟谣。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