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每章内容概括60字左右(《红岩》第一章故事内容简写)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3-02-21 14:00:38

故事发生在长江、嘉陵江汇合处的山城——重庆市。此时的山城,被浓云迷雾笼罩着。这个阴沉沉的早晨,把人们带进了动荡年代里的又一个年头。

余新江是炮厂工人,也是一名共产党人,此时无暇顾及大街上热闹的景象。虽然这个早晨阴沉沉的,但是在这个变态的市区里,还是挤满了行人。好不容易穿过川流不息的人海,又转过几条街,确信没有盯梢的的尾巴后,他按响了门铃。

很快他见到了甫志高同志。进屋就感到暖融融的,还看到了徐悲鸿画的骏马。不像工人简陋的棚户那样。不过斗争是复杂的,在白色恐怖下的地下工作者,必须保护组织和自己,工作需要而已。

余新江见甫志高目的有二。

其一是关于昨夜工厂起火的事。炮厂工人的棚户被烧的一片狼藉。两个纵火犯其实是总厂稽查处的特务。事情早有预兆。重庆的军火工业,占蒋介石全部军火生产能力的百分之八十。美蒋反动派坚持内战,继续扩大军火生产,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程度。重庆工人不能拿自己清白的手,去给反动派当帮凶。斗争由此不断扩大。

老许(许云峰)说,决定公开揭露敌人纵火的罪行,争取各方面的正义声援;并且在全市各厂发动工人募捐,在敌人赔偿损失以前,解决炮厂工人的生活困难。所以来找甫志高周转费用,后期由捐款中归还。

其二,老许想在沙磁区设一处备用联络站,地点设在沙坪坝,书店宜小,开成灰色,不卖进步书籍。交给甫志高管理,店员陈松林(余新江的工厂朋友,也是共产党员)。

不久,沙坪坝正街上,新开了一家“沙坪书店”。书店很小,卖些普通的书刊杂志,顾客多数是大、中学校的学生。

陈松林在这里没有熟人。每到星期一,书店停业休息,他就到附近的重庆大学去。甫志高叫他送些上海,香港出版的刊物,给一个名叫华为的学生。于是,他和华为成为了朋友。

这天,又是休假日。陈松林照例去给华为送刊物,在校区的路上他看到了许多布告。

“伸出同情的手来,支援饥寒交迫的工人兄弟!”

“保卫言论自由,反对内战。”

其中有一个《彗星报》,写的一篇社论,标题为:抗议扩大内战的阴谋。

陈松林听华为说过:重庆大学和其他学校一样,也在酝酿支援惨遭火灾的工人的斗争。没想到,这一次来,学校里已经闹得热火朝天了!

远处传来一阵阵喧哗声,陈松林循声走去,看到一群学生拥挤在训导处门口。

以成瑶、黎纪纲、华为等为主的学生要求训导处交出特务学生魏吉伯。可是,魏吉伯被训导处放炮了,在追逐过程中还打伤了《彗星报》的主编——黎纪纲。

陈松林对于黎纪纲产生了强烈的好感和同情。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