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有什么吃的(|)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3-02-27 15:39:45

《论语·为证》曰: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说的是《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思想纯正,没有杂念。而一部春秋战国史,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共481年,可以用六个字概况,即尊贤、尚学、美食。

尊贤方面,君臣琴瑟和鸣,臣子托命,君主托国,青山松柏永不相负;尚学方面,诸子百家争鸣,学派林立,名士纵横。美食方面尤盛,食材跨越山海,厨艺南北融合,文化千载传承。

《孟子》曰: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意思是说,饮食不是为了养膘或养颜,而是为了养性和养德。《墨子·七患》曰: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韩非子·五蠹》中也有关于饮食的论述,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最终,在《汉书·郦食其传》 中,总结出了最易为今人接受的直白论断“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可见,自古以来,饮食的关注一直身处舞台的中央,其在中国文化中也是独一无二的载体。而那些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美食典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势。

01 鸡爪:每餐不得离,齐桓公嗜鸡爪如命

春秋首霸齐桓公是个成色十足的食饕,其对鸡爪的痴迷空前绝后,每餐必吃,传闻一餐要吃一千多个。上行下效,齐国大臣们竞相效仿,门客亦乐此不疲,以致全国以鸡为贵,造成物价飞涨。

齐桓公酷爱美食,与他有个厨艺高超的御厨密不可分。这个御厨就是易牙,他是首个运用调和之法进行烹饪的庖厨,也是第一个开私人餐馆的人,是厨师界的鼻祖。其发明的鱼羊鲜至今仍是山东名菜。

易牙厨艺高超,但为人绝情,为了讨好齐桓公,竟然烹子奉主,以解齐桓公生平未尝人肉之憾。此举让主子着实感动,赢得了信任。以致在管仲临终前,齐桓公还想立易牙为相。所幸管仲有识人之能,一语道破易牙为人,让齐桓公疏离。

管仲死后,齐桓公遵其言将易牙逐出宫去,不过吃货本性难移,不出三月便食不甘味,便又将易牙请了回来。

齐桓公晚年,易牙等人本性显露,他们筑起高墙、堵塞宫门,不准任何人进入齐桓公宫中,然后,齐桓公的儿子们各起党羽、争权夺位。因迷恋美食而亲佞远贤,公元前643年,一代吃货齐桓公卧病在床,身边无人问津,最终竟被活活饿死,结局令人唏嘘。

02 熊掌:贪食绝味成癖,楚成王遭子逼宫

楚成王本是一代雄主,其弑兄夺位后,便开始布施恩德,与诸侯修好结盟,向周天子进贡以巩固王位,镇压夷越各族,大力开拓疆域。先后灭亡了弦、黄、英、夔等国。

然楚成王嗜熊掌成性,宫中常年四处寻觅。众所周知,熊掌作为山八珍之一,乃大补之品,富含蛋白质和脂肪。适用过量,会因亢奋过度而经常失眠多梦。公元前626年,楚成王噩梦缠身将近一个月,这让楚成王如坐针毡,疑性大发。

遂召太子商臣老师潘崇进宫解梦。潘崇借机说是前线战事凶兆,主将斗勃有谋反异心。楚成王恍然大悟,派信使急召前线主将斗勃回师。不料因敌军缺乏粮草撤军,前线战事出奇顺利。信使未达前线,斗勃已班师回朝。楚成王以为斗勃倒戈谋反,大怒之下以通敌叛国之罪将其斩首示众,并诛其九族。

自此,太子上位的绊脚石被扫除,对老师潘崇仰天狂笑,说“吾无忧也”。不久,太子商臣逼供,楚成王悔莫当初,临终前,对儿子说:“我让御厨炖了一只熊掌,还未熟,让我吃完再上路吧。”

性命攸关之际,唯熊掌美味不可弃。楚成王的美食之欲,足以旷古烁今。

03 羊肉羹:车夫漏食怀恨,华元孤身陷敌阵

华元是春秋时期宋国有名的大夫,长期任右师,掌握国政,堪称四朝元老。华元也是个美食家,酷爱羊肉羹,每次大战之前,都会以此犒劳三军将领,真正做到了“己之所欲,亦施于人”。

公元前606年,郑国受楚国之命攻打宋国,宋文公派华元、乐吕率军迎战。华元准备与郑军开战时,杀羊犒赏士兵,他的车夫羊斟没有吃到羊肉羹汁,对华元心生怨恨。等到两军交战,羊斟说:“前天的羊,是你作主;今天的打仗,是我作主。”就驱车冲进郑军军中,导致华元深陷敌阵,宋军因无主将坐镇战败 ,郑军得以活捉华元。

后来宋国虽然用战车、良马换回华元,但经此一站,宋国元气大伤 ,曾经的小霸之势一蹶不振,最终只能在豪强之间靠议和图存。

04 鱼炙:专诸刺王僚,吴王阖闾启霸业

据考证,淮扬名菜松鼠鳜鱼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鱼炙”,即烧烤的整鱼,当时风靡江南,尤其是吴地一带。

吴王僚酷爱鱼炙,几近痴迷。公子光(吴王阖闾)为夺王位,依伍子胥计谋,使春秋四大刺客之一——专诸拜师苦学鱼炙厨艺,数月方成。后趁公子光宴请吴王僚之机,藏鱼肠剑于鱼腹,在进献鱼炙之时成功刺杀吴王僚,公子光成功登上王位。

吴王阖闾励精图治,不断开疆拓土,为后来吴王夫差称霸诸侯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可以说,一道鱼炙,改变了吴国的命运,也改变了春秋的版图。

05 齐桃:二桃杀三士,晏婴献阳谋除隐患

春秋时,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是齐景公的臣子,勇武骄横。此三人相互之间意气相投,是结拜兄弟。朝堂上,他们互壮声势,不把其它大臣放在眼里,对相国晏婴也不正视。

因三人为齐国立下赫赫战功,齐景公对其行径时常如鲠在喉,却又心存忌惮。齐相晏婴想要除去这三人,便向景公献计将用齐桃赐予他们,让其论功取桃,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阳谋——二桃杀三士。

齐桃在当时是非常稀罕的贡品,能得到君主的赏赐,自然弥足珍贵。一次宴席上,晏婴使人呈献三枚齐桃,让景公先食其一,余下两桃让众人论功行赏。结果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因桃引发内讧,最终三人先后自杀。齐国由此兵不血刃就消弭了朝堂的不安定因素。

06 鱼生:湛卢斩神鱼,张仪成功拜秦相

诗经里有大量关于鱼生的描述,《诗经·小雅》中描写招待客人的名菜:“饮御诸友,炰鳖脍鲤”,“脍鲤”就是鲤鱼做的鱼生。可见当时鱼生已经跻身美食名流。

张仪和苏秦同为谷鬼子门下高足,专研纵横之术,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其首创连横之术,游说六国入秦。然最初张仪并不得志,一度在赵国受辱。

后在无名居(巨富猗顿之后猗蔚所开)旅居之时,恰巧有人捕获一条大鲤鱼,张仪的口才得到用武之地。他以一条鲤鱼为题,以湛卢剑为工具做成鱼生,以鱼生论天下,成功征服周昭文君。

张仪由此得到了周王室的口碑背书,又加上苏秦暗中撮合入秦,见到秦惠文王后大谈纵横之术,而秦惠文王正在因之前没有留下苏秦而懊悔,故二人一拍即合,张仪被拜为相。

张仪凭借一道鱼生成功入秦,在秦国找到了施展抱负的舞台,他的纵横之术帮助秦国成功东出,为秦灭六国建立大一统王朝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