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满100岁的人有谁(南越王活了103是真的吗)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3-04-03 00:09:20



远古帝王为什么寿命都很长?南越国的皇帝赵佗也活了100多岁?

其实这个事情很简单,虽然不排除有些人体质特殊、人家就是长寿可能性。但是多数时候其实并非是这个人活得长,而是把人名当成了封号,一代代继承了下来。表面上是一位国王活了上百年,其实骨子里早就换人了。

赵佗这个所谓的100多岁,是儿子直接传给了孙子,中间有42年的空白期。很可能是因为某些原因,这期间隐瞒了一代甚至数代继承人。


一、古代早期帝王多数很长寿

在有信史以前,过去的帝王都是很长寿的,上百岁的很多,国外甚至几百岁几千岁的都有。比如史上的黄帝是61岁即位,在位39年,活了100岁。帝颛顼是公元前2342-2245年的人,活了98岁。

而尧更是长寿,起码活了118岁:

在《帝王世纪》中记载:帝尧陶唐氏,祁姓也,母庆都,孕十四月而生尧於丹陵,名曰放勋,鸟庭河胜,或从母姓伊氏,年十五而佐帝挚,受封於唐,为诸侯,身长十尺,尝梦天而上之,故二十而登帝位,都平阳。

尧是在20岁坐上帝位的。而据史记的说法: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尧辟位二十八年而崩。

所以尧是在位了70年,让位后又活了28年后才死了。所以尧从20岁在位,一直到死去,总共过了98年,是活了118岁老寿星。


二、古代人的正常平均寿命

而过去医疗条件不好,营养条件也不行,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四十岁。在西汉时期,因为基数很大的婴幼儿死亡率,人的平均寿命甚至只有不到30岁。而哪怕是西汉皇室的寿命,去掉早夭后的成年人,人均也只有不到38岁。

而那个时代西方的罗马,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通过罗马平民的墓葬考古,我们发现日耳曼地区出土的士兵们,哪怕是在补给充足条件稳定驻地,自然死亡的年龄居然也在20-30岁,能活过40岁的都很少。

如果按照这个规律,这些古代帝王动不动就是上百岁,可能吗?如果他们做了帝王就可以长寿上百岁,那么后世帝王为啥不能呢?

这里比较合理的解释其实就是:这其实并非是一个人,而是多个人共用一个名号,什么黄帝、颛顼、尧都只是部落首领的名称,像后来的皇帝、外国的法老、沙皇一样,都只是一个封号,压根不是一个人的名字。

当然了,我们这里只是推论,探讨有这种可能性。也许早期人类是外星人基因改造的结果,他们体质特殊,有独特的长寿基因。神话传说中他们都是天神血脉、天潢贵胄,能够从神(外星人)那里得到不死药,直接长生不死成龙飞天,其实就是被外星人接走了呢。

话说话来,外国神话更是离奇,什么苏美尔的大阿努纳奇们,更是动不动就几千几万岁的,还不是有人信?这种远古神话传说一级的故事,本来就各有各的解读方式。

话说得远了,那都是没有信史的时代,很多事情已经不可考究了。而到了赵佗这时候,中国历史已经很完备了,我们已经有充足的参照物,来论证赵佗的100多岁是怎么回事了。


三、赵佗的一百多岁是怎么算出来的

首先我们要搞明白,赵佗这个岁数是怎么来的。其实有关赵佗活了100多岁的说法,最早是见于《史记集解》:

“越王赵佗以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卒,尔时汉兴七十年,佗盖百岁矣。”

而这个《史记集解》,是南朝宋裴骃写的,是他个人对于《史记》的阅读理解。当时他看了徐广的《史记音义》,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就采摘九经诸史和《汉书音义》等书,为《史记》作了注解,更加类似于个人的读书笔记,这可不是信史啊。

而真正靠谱的,是我们只知道在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任嚣、赵佗率大军南下,发起了第二次对百越的全面进攻,这时候赵佗作为副将至少20多岁。秦朝大军于第二年统一岭南,随即在岭南设置郡县,任嚣为南海郡尉。公元前208年,南海郡尉任嚣病重将权力交于赵佗。公元前203年,赵佗建立南越国并定都番禺。这个时候的赵佗,大约是在40岁左右。

到了公元前179年,汉文帝派人出使南越,赵佗愿意表示去帝号,“愿奉明诏,长为藩臣”,并回信称“蛮夷大长老夫臣佗昧死再拜上书皇帝陛下”。按《礼记》的说法,当时七十岁以上方可称“老夫”,所以这时候的赵佗即便不满七十,年纪也相去不远。

而其后的42年,赵佗就从汉朝史书中消失了。我们只知道在汉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赵佗的孙子赵眜即位,成为下一任南越王。由此后世史学家推算,赵佗可能生于公元前240年,卒于公元前137年,就这么得出赵佗的寿命在103岁的结论——由此可见,这里面本来就是推论居多,而且有着相当大的破绽。


四、赵佗的真实岁数

那么,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呢?其实这事儿已经非常明显了,从陆贾公元前179年第二次入越,到赵眜公元前137年继位,南越国历史有长达42年的空白。难以想象赵佗一个70岁左右的老人,还能在瘴疠之地再坚持40多年,而且直接熬死了所有儿子。这南越王的位置是直接从爷爷传到了孙子,中间少了儿子那一代。这事儿正常人稍微想想,就觉得不大靠谱。

而根据对南越王墓墓主遗骸的检测,赵佗的孙子赵眜的死亡年龄大约只在四十到四十五岁之间,遗传基因长寿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我们大胆推断,当时赵佗早已经在公元前179年70岁左右时去世,然后由儿子继位。

当时的南越国掌权者,可能是因为赵佗刚死政局不稳,为了防止汉朝起兼并之心,就隐瞒了赵佗去世、儿子继位的消息。而这个儿子统治了40多年,然后在公元前137年轮到了孙子继位时,这时候与汉朝的关系已经有所缓和,方才正式宣布国王换人。

而根据正史记载,在赵佗死后,其后代续任了4代南越王,到了公元前111年,南越国被汉朝灭亡。所以关于赵佗这个103岁国王的传说,很可能只是因为种种原因,史书遗落了他儿子统治的那40多年而已——即使这样,赵佗这父子两代也都活了六七十岁,在古代帝王中已经算长寿的了。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