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马牛不相及出自哪里(千古微言大义)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3-04-22 00:23:59

《公羊传》,儒家经典之一。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其作者为卜商的弟子,战国时齐国人公羊高。在汉代,公羊学大显于世。魏晋以后虽经一千多年的消沉,至鸦片战争前后却重新复兴,而且风靡一时,成为近代维新运动的思想武器,并且是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中国思想界接受西方进化论的思想基础。

°

1、君子见人之厄则矜制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

--语出《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君子看到了人处于危难之中,便会生起怜悯之心。而小人见到了有人处于困厄之地,则会幸灾乐祸。

°

2、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语出《春秋公羊传》

饥饿的人们会为了食物而唱歌,劳苦的百姓会为了他们所从事的劳动而唱歌。这句话指明了诗歌最初是为了反映真实的生活。

°

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公羊传·僖公十年》

想要去为难一个人,即便他没有犯下什么过错,也不必去担心找不到借口。

°

4、松柏之下,其草不殖。

--《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

在高大茂密的松柏下,小草是不能够繁殖生长的。这句话指明了在强者的面前,弱智是无法得到生存的。

°

5、臣义而行,不待命。

--《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

如果臣子可以按照道义去做事情,那便不必去等待命令。

°

6、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能打到马肚上。比喻力所不能及。

°

7、风马牛不相及。

--《公羊传·僖公四年》

风、马、牛是毫无相关的,指没有联系,一点也扯不上关系。

°

8、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公羊传·襄公二卜六年》

与其去杀死一个人,宁愿去冒着失职的罪名也要去放了他。

°

9、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公羊传·宣公三年》

鼎的轻重大小,除了国君之外的人是不可以使用的。古人们是很讲究地位等级和身份差异的,每个人都不能逾越身份和等级的限制。鼎是国家的象征,别人询问就是在超越本分,是不应该的。

°

10、君如矜此丧人,锡(赐)之不毛之地,使帅一二奎老而妥焉,请唯君王之命。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大王如果怜悯我这个不祥的人,请赐一块贫瘠、五谷不生的薄地,让我带着几个年老体衰的人在那里了此残生。请让我遵从您的命令吧。

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微信公号ID: tsgsc8)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