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意思是,自我反省不内疚不后悔,那么还有什么好忧虑、好恐惧的?
我也自我反省了一下,结果越想越内疚,越想越后悔,做了坏事或不应该做的事,后悔内疚,可是,做了好事也后悔内疚,好痛苦啊!
做了坏事或不恰当的事,之后后悔内疚情理之中。小学时个子小被同学欺负,初中时个子高欺负同学。上学时,自行车铃铛补偷,就偷别人的车铃铛,甚至多偷几个备用。气芯丢了,也是同样操作,多偷几个备用。工作以后,后悔的事就更多了,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有时候后悔的能打自己几巴掌。
做了好事甚至善事也会内疚和后悔。救人是做好事,那么如果同时有多个人要救,面临选择怎么办?先救谁后救谁?因为救的晚的那个人可能就会面临死亡。唐山大地震中,救援人员面临选择,是先救男孩还是先救女孩,最终孩子的母亲选择救儿子,她做出的这个选择,也成了折磨她一辈子的“枷锁”。有时捐款都会后悔,以前捐款,都是面对一个选择,直接捐就可以了,现在网上捐款,同时会让你做几个选择:有为先天心脏病集资的,有为兔唇集资的,有为贫困山区留守儿童集资的,等等等等,你的能力有限,只捐一个,捐给哪一个你能不后悔不内疚呢?好纠结啊!
为什么有这么多让人后悔内疚的事呢?因为:选择。只要有选择,就会有后悔和内疚。有选择,也就意味着放弃,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里,每次选择都会有沉默成本,这也是造成后悔内疚的源头。前段时间看过杨紫琼的一个电影《瞬息全宇宙》,讲到人的每个选择,不管大小,都会产生一个平行宇宙,都会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有机构统计,一个人每天要做35000个选择,从睡眠中醒来要不要睁眼开始,选择就一个接一个而来,像海浪一样无穷无尽,有大有小,大多数时候我们就没有留意,其实我们已经做出了一个选择,就好像正在看我分享的你,这也是你的选择。
既然选择不可避免,那么怎么选择才能不后悔不内疚呢?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论语》中有一句话,我觉得特别合适,“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意思就是: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规定一定要做什么,一定不要做什么,而是考虑怎么做才合适恰当,就行了。这里面强调了“义”,什么是“义”,义者宜也,合适,恰当,适宜。那么“一个中心”就出现了:义之与比。遇到选择,只要是合适、恰当、适宜,即可。
比如说路上遇到一个残疾人开车摔倒了,要不要扶起来?先问问自己怎么做才算合适、适宜呢?走开,装作没看着,还是上前扶起来?当然是要扶起来,那要是被碰瓷了怎么办?提前打开手机录上视频就可以了。
比如说要不要每天坚持走一万步?每天走一万步,可以提高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还能防止增胖,有时还能减点肥。但也有人说走路伤膝盖。怎么选择,走还是不走?哪个更合适、恰当、适宜呢?当然是每天走一万步了。然后再解决伤膝盖的问题了,只要不过量运动,注意走路的姿势,再增加一些核心训练,就很难伤到膝盖了,ok问题解决了。
有了“义之于比”这个中心,再做选择后悔的时候就少多了,但是以前做过的后悔事、内疚的事怎么办?这就要靠另外两个基本点了:一个基本点是接受不可改变的,另一个基本点是改变可以改变的。
过去的事过去了,这是无法改变的,我们就必须勇敢地去面对,去接受,如果天天为过去所做之事忏悔,不但与事无补,而且,今天因内疚懊悔所浪费的时间,都会成为明天的内疚和懊悔。知足而不辱,知止而不殆。方向错了,停下来,就是最好的选择。这是第一个基本点:接受不可改变的。
第二个基本点就是:改变可以改变的。既然过去已经不能改变,那么我们为了将来能做些什么呢?
我们公司原来有项目失败,都会开会总结一下,针对在这个项目过程某些人所犯的错误,提出批评指正。结果每次开会都开成批斗大会,甚至为了推卸责任,相互指责,最后弄得大家不欢而散。后来,我们改变了思路,不再纠结这些已经过去的事情,而是考虑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们能改变哪些?我们的方向是:努力改变那些我能可以改变的。以前,只有项目失败了再开会,现在,不管项目失败还是成功了,都开一个复盘总结会,因为大家都知道开会的目的是为了下次遇到同样的项目能做得更好,不会追究在上个项目中的责任,所以大家也能畅所欲言,提了不少合理化建议,不但问题迎刃而解,而且还收获了不少非常实用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个项目打好了基础。
要想减少后悔和内疚,大家可以尝试一个这“一个中心”:义之与比,两个基本点:一个是接受不能改变的,另一个是改变可以改变的,从此“内省不疚”,那么“夫何忧何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