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闻名中外,但是历史上曾经有两座滕王阁,除了为我们所熟知的南昌滕王阁,还有已被损毁的滕州滕王阁。
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被封于山东滕州,为滕王。他于滕州筑一阁楼名曰“滕王阁”。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因其思念故地滕州,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阁”。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为后人熟知,成为永恒的经典。
如今滕州计划复建滕王阁,这引发了南昌滕州两地的热议,那么,滕州滕王阁的原址应该具体在什么位置呢。
滕王阁计划重新修建于滕州东部的墨子湖,有很多网友认为滕王阁的原址应该在滕州西部的滕国故城,其实,滕国故城与滕王阁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滕国故城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遗址,而滕县县城的位置在历史上多次变动,唐朝时的位置早已不在滕国故城。
追寻滕王阁的遗址自然要在他的建造者滕王李元婴身上寻找线索,在新唐书中,对滕王李元婴有如下记载:滕王元婴,贞观十三年始王,实封千户。为金州刺史,骄纵失度。在太宗丧,集官属燕饮歌舞,狎昵厮养;巡省部内,从民借狗求罝,所过为害;以丸弹人,观其走避则乐;城门夜开,不复有节。高宗以书切责曰:“朕以王至亲,不忍致於法,今署下上考,冀愧王心。
久之,迁洪州都督。官属妻美者,绐为妃召,逼私之。尝为典签崔简妻郑嫚骂,以履抵元婴面血流,乃免。元婴惭,历旬不视事。后坐法削户及亲事帐内之半,谪置滁州。起授寿州刺史,徙隆州,复不循法。隶事参军事裴聿谏正其失,元婴捽辱之。聿入计具奏,帝迁聿六品上阶。帝尝赐诸王彩五百,以元婴及蒋王贪黩,但下书曰:“滕叔、蒋弟不须赐,给麻二车,助为钱缗。”二王大惭。武后时,进拜开府仪同三司、梁州都督。薨,赠司徒、冀州都督,陪葬献陵。
可见新唐书中并没有记载李元婴语滕王阁的史实,同样在旧唐书也没有相关记载。而记载滕县历史的滕县志,也是始于明朝隆庆年间,并没有记载唐朝时期滕王阁修筑事宜。
那么,我们寻找滕王阁的遗址只能从历史上滕县县城的位置下手。
隋初,开皇六年(586年),改蕃县为滕县。开皇十六年(596年),升滕县为滕郡,郡治滕县;不久又将滕郡改为滕县,县治在蕃县故城,属徐州部彭城郡。
唐代,滕县属河南道徐州。元和年间,县城东移二里筑新城
东移二里所筑的新城,就是滕县县城建国前的位置,也是滕州老城区的位置,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推测贞观年间滕县县城的具体位置。
唐~ 1里=360步*5尺=1800尺*23.1厘米~=415.8米=0.4158公里,两里也就是大约八百三十米,图示黑色方框是近代滕县县城(这个位置相对模糊,是小编根据老人的描述所圈画的大概位置,欢迎大家进行补充和调整),而红色方框则是推断中的贞观年间滕县位置。
通常阁楼建设一般会在河流附近,而在此区域内,恰巧有荆河还有其支流小清河,相比较而言,滕王阁建在荆河河岸可能性较大,但是,由于地转偏向力和侵蚀作用,河流的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
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北半球自西向东的河流沿着前进方向右岸就是南岸,因为地转偏向力向南,所以南岸流速大,侵蚀南岸,但荆河自东北流向西南,则侵蚀北岸,所以在千年前位置相比今天更加靠南,距离县城位置相对较远,相反,荆河支流小清河,则位置将相对县城较近。
如图所示,千年前小清河位置可能就在县城附近,而且由于水系流通性较好,河面宽度较今天可能会更大,所以,滕王阁在小清河北岸的可能性较大,距离县城较近,同时有水系流经,风景优美。
但是,滕王阁的具体位置还是需要进一步的考证,小编知识能力有限,仅仅能大概的推测,千年前有否有小清河这条支流,小编也难以考证,其实,滕王阁的美就在于建筑本身的的美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滕州未来规划在广阔的墨子湖畔建设滕王阁就是为了将滕王阁与自然和城市融为一体,为这座古老的城市带来新的美和历史底蕴,我们要考证和了解这段历史,但是历史不能重来,我们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要面向未来,所以,我们并没有必要纠结滕王阁有没有建在原址。
最后让我们欣赏一下未来墨子湖畔的滕王阁吧(模型使用的不是南城滕王阁)
如果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的话,还希望大家加个关注支持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