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只充满诗意的蝴蝶,被一个气象家赋予了一个更加诗意的名字——蝴蝶效应
产生这种原因就是蝴蝶扇动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的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简而言之,一个不起眼的小动作能引起一连串的巨大反应,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有时候足以改变历史。
这次蝴蝶效应发生在明末,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里说:明亡于御史毛羽健。这话是带点情绪,但说得大致不错。
毛羽健大概也不会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监察御史,竟然改变了两个人的一生,同时也将明朝推向了灭亡。
古语有云:“风起于青萍之末,止于草莽之间”。这话的意思是说:大风在长有青色的萍草的地方聚集,然后刮起来,最后在草地之间平息。也就是说,彼此消长之易,此一时,彼一时也,当然也就不可能长久。各种事物的起末,不知不觉发生,等人明白过来时,早已平息了。
这话用在毛羽健的身上最合适不过,毛先生为人很正直,靠着后天的努力在天启二年通过了大明公务员考试,从知县干到了监察御史,这个官并不大,只有七品,搁在一般人身上,还真没当一回事。
但毛羽健当真了,既是朝廷的监察御史,那就该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负责,纵然做不到和唐代的魏征一样,但也要做一个合格的大明监察御史。
于是乎,毛先生放手干了。
干活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是怎么看,如果说为了名声,那就得找个名气大,能力强的,还得干了不少坏事的人去弹劾一下,这样成名的速度最快也是最实惠的,当然风险也是最高的。
如果只是想做做样子,写几个奏章,送给皇上就行。
好不好,那是皇帝的事情与自己无关。
不巧,热血的毛先生选择了第一种,而且是最大的一种——弹劾阉党。
熟悉明朝历史的人都听过魏公公的大名,这样一个彪悍的人物,弹劾他的下场只有一个——死。
硬汉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都死了,有这样榜样在,几乎没有敢去碰一下魏公公。
但毛先生敢了。
他连夜上书弹劾阉党杨维垣八失罪状及阮大铖反复变幻的情形,两人于是遭驱逐。
事实证明,冲动是要受到惩罚的。
热血的毛羽健被罢官免职,发回老家永不叙用。
事情如果到了这儿就此结束,结局或许会更好。
然而,历史总会在不经意间给了你一抹春风,吹拂了整个湖面,然后涟漪就如同海浪一般一波接着一波荡漾开来。
被罢免官职的毛羽健先生自己大概也不会想到,自己还有继续做官的机会。
但,历史就给了他这个机会,历史不光给了他这个机会,还让他亲手把两个人的人生结局推向了意想不到的结局。
公元(1627年9月19日),明熹宗崩,由于没有子嗣,弟弟朱由检受遗命于同月廿四日丁巳(1627年10月2日)继承皇位,时年十七岁。
即位的崇祯,抓住机会,一举铲除了魏忠贤的羽翼,使魏忠贤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弹劾魏公公的毛羽健得以被新老板重新启用。大喜过望的毛羽健于是从湖北往北京赶,因为两地相距三千里地,需要走好几个月,毛御史没有带上老婆。
一向有贼心,而没有贼胆的毛御史破天荒地瞒着老婆做了一件并不光彩却又十分好笑的小事,在去京城的路上养了一个小妾,本想着这好几个月将小日子过得惬意滋润。
然而,毛御史低估了自己老婆的能力。
他没想到老婆会闪电般地对他进行了查岗。查岗的后果着实有些严重,毛御史被老婆狠狠修理了一顿,小妾也被灰头灰脸地送人了,不光如此,毛御史怕老婆的大名也彻底传了出去,弄得毛御史很是不爽。
他想不明白,自己明明在千里之外,自己的老婆怎么会这么快就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进行了现场抓呢?
这个问题宛如一条鱼刺卡在自己的喉咙里,不弄出来实在难受得很,想想那可爱的小妾,毛御史开始查案子了,案子很简单,答案也一目了然。
一切的罪魁祸首竟然是大明的驿站,自己的老婆之所以能有如此速度赶赶到自己的房间里抓包,是拿了堪合,用了驿站的马,而湖北到北京的驿站,又恰好非常密集,无形之中又给自己老婆赶往京城提高了不少速度。
总之一句话,自己的幸福生活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毁在了驿站上,这让毛羽健越想越气,从此就恨上了驿站。
没多久,毛御史就发挥了他的本职工作上奏折:“兵部勘合有发出,无缴入。士绅递相假,一纸洗补数四。差役之威如虎,小民之命如丝……《明史毛羽健传》
这段话说的兵事,但潜台词很明显,那就是全国各地的驿站实在太多了,驿卒严重超编,可兵部只发堪合,不承担驿站所需经费,弄得朝廷上下都没钱。
最最最重要的一点,这些驿站除了固定的几人外,其他的都是从百姓中免费征调过来的,让百姓苦不堪言不说,许多官员还趁机大肆使用驿站,这么庞大的驿站工程其实都是浪费,所以我的意思很明确——裁减驿站
崇祯看了奏折后,觉得毛羽健分析得很有道理,只是这驿站都是祖上(朱元璋)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打造的,自己不好说减就减少,况且这事儿也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推行的。
见皇帝不热心,毛御史就拉好友刘懋加大了火力,同为御史,刘懋的手段就比毛羽健高明得多,他洋洋洒洒写了一道奏折递了上去:“当今天下州县困于驿站的约十之七八,而驿站用于公务的仅十分之二,用于私事的占十分之八”。通篇废话之余,刘懋拿捏了两个字——省钱。
没有比这个更让崇祯心动的,一听说裁减驿站后每年省下来的银子足足有68万两,崇祯立马采纳了刘懋的建议,开始裁减驿站。
于是,写在历史上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此撬动了历史。
根据《米脂县志》记载,这一年一个叫李自成的驿站工作者,丢失了公文,理所当然地被驿站撤掉,活不下去的李自成加入了农民起义军,走上了一条造反之路。
崇祯十三年(1640年),李自成趁明军主力在四川追剿张献忠之际入河南,收留饥民,开仓而赈饥民。“远近饥民荷锄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自此,李自成军队发展到数万,提出“均田免赋”口号,即民歌之“迎闯王,不纳粮”。
四年后,他入住紫禁城。
结束了朱元璋一手打造的大明。
注解: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在他称帝的第22天就下令整顿和恢复全国的驿站。第二年,他又颁诏,把元朝的“站”一律改称为“驿”,还有全国230多处不雅的驿名改得更为雅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