橹的样子(橹的发明)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3-05-18 10:45:39

鲁迅先生在《社戏》一文中,有这样一段内容:在皎洁的月光下,童年的鲁迅和小伙伴们乘上一只大航船,到赵庄看社戏。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这两支橹,在鲁迅的笔下描写得多么的生动啊!

去赵庄看社戏图

一、从篱到浆发明与应用

橹,古代又称“樐”或“橹”等,是船上一种效率较高的人力推进工具。由于它同时又能操纵船的航向,起到舵的作用,所以在推进工具中颇有特色。

橹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祖国历史上曾经传说:“颛顼作篙桨”,“帝喾作橹柁”。把橹的发明归功于“帝喾”一类的个人,显然是不对的。但是,将橹的出现列在篱、桨之后,倒颇有道理。

在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用过各种方法使船前进。有的折下树枝,撑着河底、岸边,这就是原始的篱。一篱点水千钧力,能使大舟朝前移。篱直到现在还是撑船的工具。篱的特点是“撑”,但篙的局限性也在于此,要是江宽水深,船在江中,那就篱长莫及,无处可撑了。还有的人可能从鸭子凫水得到启发,干脆用手掌划水。此外,用树枝、木片划水的也不乏其人。在长期实践中,人们逐渐发现,击水面积大,划行效果好。在这一点上手掌胜过树枝,但是手不能伸得很长,人们吸取手掌之“宽”和树枝之“长”,终于创造了一件新的划船工具——楫(短桨)。

古书说“剡木为楫”就是关于怎样制造桨的记载。1960年,从浙江吴兴县钱山漾、杭州水田畈等处的新石器晚期遗址中,出土了不少的短桨,为我们研究早期船用推进设备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这些短桨有狭桨板和宽桨板两种,前者桨板较窄,整个桨用一木削成,有撑而不折的优点,似乎是篱桨两用;后者桨板宽而扁平,末端削成尖状,另作木柄缚在上面,这类桨拨水性能较好,可以说是手掌和树枝的结合。

短桨在独木舟和木板小船上使用当然是短小精悍,省力方便。但是当木板船逐步增大以后,短桨之“短”就不适应了。于是人们就把桨柄加长,桨板加宽,做成长桨。长桨之“长”,解决了较大船只的划水同题,但同时的重量增加了,提在手里操作十分不便,所以持桨的方式就逐步由“提”在手里变为“搁”在船舷上。为了防止滑动,还设了一个支撑点——桨叉。有了桨叉这一个“点”,长桨就成了杠杆,划桨时不仅劳动强度减轻、操作方便,而且能充分发挥腕力、臂力,甚至还能借助于腰力和部分体重,力气用到点子上了。

长桨也好,短桨也好,共同的特点是“划”。划桨推水,使船进。划比撑有明显的优越性,就是不必依赖岸边、河底这些支撑点。但桨入水划一下,就要露出水面一次,动作间歇,能否再进一步提高效率呢?

二、橹的发明与应用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发现被指定用来操纵航向的舵桨,当它由原来的横向放置变为纵向放置后,在左右摆动时就不再提桨出水面了。舵桨除操纵方向外能否推船前进呢?有这样一个传说:鲁班看见鱼儿在水中挥尾前进,遂削木为撸。其实亲手造船驶船的古代劳动人民中有千百个鲁班,游鱼前进的方式当然也会给人们有启迪。既然鱼尾的摇动能产生推力,人们在操作舵桨时就会加以模仿。这大概也是早期仿生学的一则趣例吧。只要把舵桨的桨板掌握一定角度左右摇动,舵桨就会变成航船的“鱼尾”。而当舵桨的操作方式且改为鱼尾式的“摇动”后,它就发生了质的飞跃:桨变为最初的橹了。

橹,是长桨的直接演变,所以它的形状类似长桨。不过手和橹板的连接大都呈弯形。伸入水下的部分是一个略带拱度的扇平板,一般用硬木制成,这是起着推进作用的部分。板通过“二状”与橹手相连,二状多用既轻又韧的青条制成,百扭不断,是承上启下的“咽喉地带”。在用橹部位的甲板上装一硬木或铁质球钉,俗名叫“橹人头”,作为橹的支撑点。橹人头是由桨又演变而来的,有了这一点,橹就成了一个杠杆,只要在橹手处施加不大的力,就可以摇动水下的橹板。橹手的上端系着一根橹担绳,绳的另一端拴在甲板上的一个铁环上,它既可固定橹板的下沉程度,又有助于挥动橹板。

主要用作推进的橹,仍继承舵桨控制航向的特色。要使船调向转弯,只要把橹的方向偏转一个角度来摇动就可以了。橹在用作推进时的特点是一个“摇”字。摇,用来回的连续动作产生推力,比需要提浆出水的间歇的划效率更高,费力更少。北宋诗人张来用一个“轻”字形容摇橹,说是“轻橹健于马”,真是说得十分传神,恰到好处。摇橹之轻,使得老人小孩都能胜任;摇橹之轻,就能持久,所以人们又产生了“健”的感觉。“健橹飞如插羽翰”,就是形容摇橹的船象飞箭一样快。就连现代的一些外国人也对中国这种结构简单而效率高的装置惊叹不已,称赞它“可能是中国发明中最科学的一个。”

三、一橹到多橹的发展过程

橹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造船业的贡献之一。橹在我国出现的确切年代,现在尚难作出断论。东汉人刘熙所著的《释名》一书中说:“在旁曰橹,橹膂(旅)也,用膂力然后舟行也。”可见汉代橹在船上已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了。唐代李荃撰的《太白阴经》战船部分,就有关于橹的记载,说明橹是战船上的主要推进工具。民船上也是这样,在敦煌千佛洞323窟初唐的壁画中,有一幅画着一条既无帆又不见篙的大船,只在船尾装着一只大橹,在波涛中推船前进。

但不知是古画的珍贵价值引起了掠夺成性的盗贼们的垂涎呢,还是因为中国发明的大橹摇碎了“西方民族优越论”的鬼话,而遭到帝国主义的仇恨,这幅古画在1924年竟遭到剥皮之灾,被美国文化强盗华尔纳用上胶的竹布偷偷地粘走了。画被盗走,但中国创造发明橹的悠久历史是无法用鼠窃狗盗的办法偷走的。

橹在宋代的使用比唐代更为普遍,特别是内河船,到处有“鼓声冬冬橹咿喔,争凑富春城下泊”一类的热闹景象。当时的摩洛哥大游历家伊本巴都到中国来,对中国橹的印象极为深刻,他在游记里写道:大船进出港,用大橹划之,橹长与桅相等,每橹用10-30人,行走时两行相对而立,用力牵摇,齐声高唱啦!啦!啦!……在宋代海船上,往往是帆橹并用。“张帆施双橹,去势如脱箭”,这样形容是并不过分的。

到了明代,在船上数量之多达到空前的地步。有的船干脆就以橹的数目命名,如“八橹船”等。明朝官员陈侃出使琉球时,一条船上竟备有36支橹。有了更多的橹,其威力是可想而知的。

在船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橹的数目增加了,橹本身也在不断向前发展。从“在旁曰橹”的记载看起来,汉代大都是用边橹的。这恐怕也是从长桨演变来的一点痕迹。后来,人们发现橹在尾部推进和操纵的效果都更好,所以尾橹便出现了。随着船的增大,橹的形制也越来越大,从单人摇、双人摇,到十几个人摇一支大橹。人们唱着调,呼着号,和谐一致,配合协作,把个体力变成集体力。

四、橹的改进与螺旋桨的产生

橹的形制大了,数量多了,是不是就发展到顶了呢?没有。人类的实践是永无止境的,对船舶推进工具的认识也不所有所前进。近代船舶普遍采用的螺旋桨,可以说是橹的进一步的结果。

爆旋桨的每一个叶片,等于是一支,它把橹的来回连续摇动,改成连续转动,并尽量使叶片固定在一个产生最大推力的位置上。一只螺旋桨有多张叶片,等于几支橹结合为一体。从这一点看,橹又从多到少,从复杂到简单了。但这是以少胜多,是在更高级程度上的“简单”。高级的标志就在于螺旋桨的推进方式是“转”。现代螺旋桨用机器转动,一“转”胜于几支、几十支、几百支,以至几千支橹的“摇”,比用人力摇橹更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从篙撑桨划,到橹的“摇”和螺旋桨的“转”,反映了劳动人民对船舶推进工具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深化。如今,当我们站立在江岸海滨,看见螺旋桨卷起烟云飞雪般的浪花,推动万吨巨轮劈波前进的时候,我们是多么为祖国劳动人民发明橹、使用橹的聪明才智感到自豪。

主要参考资料:

宋·陆游:《初发荆州》

伍斯特:杨子江的帆船和舢板》

明·陈侃《使硫球录》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