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买药的经历,一走进大的药店,先是遇到热情的“医生”,问你买什么药?要治什么病?如果你说要买什么药,往往会得到一个结果,那就是有一种药,比你要买的药,好得多,而她们所推荐的药,很可能是你第一次听说的,而且非常贵。如果你要坚持买最初所说的药,她们的热情便很快消失。会不情愿地弯下腰,去给你找。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她们都穿着白大褂,可她们并不是医生,而是销售人员,有的是某药厂、公司的直销人员。向你推荐的药,和你要买的药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还可能是换了名称,重新包装的同一种药。所不同的就是价格,这也是你为什么获得热情服务的原因,因为她们的利益已经和药厂、药店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所以下次你如果有需要,不妨蹲着去买药,因为药店挣钱少的药,是不会放在柜台的显眼处的。同样道理,去超市买东西也不妨弯下腰来,去挑选真正物美价廉的商品。
商家的做法其实无可厚非,毕竟他们都是为了挣钱,可怜的是我们的老百姓,他们不懂医药知识,即使去买药,要买的药很可能还是从广告上看到的,不一定就对你的病有效。看来我们的健康教育事业还是任重道远啊!
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也想接受健康教育,可是他们往往“误入歧途”,上了保健品的船。以前我看到很多老年人被不良商家忽悠,买了很多用不上的保健品,我就义愤填膺。但是随着与老年人不断接触,我发现我想错了。大多数老年人并不是不知道他们买的东西没有多大用处,即使明知无效,他们也会买,而且一次次地购买。
为什么?因为是保健品公司去找的老人,老人们符合保健品公司的选人标准:有病、有钱、有时间、有需求。当老人被邀请出去游玩后,先是在山水之间放松心情,然后被一套保健理论给洗脑,不管懂与不懂,都觉得产品不错,这还不重要,重要的是被保健品公司的工作人员用“亲情”服务给完全征服,他们在被感动得老泪纵横时,从来不会知道,自己已经是这个工作人员的第八十多个干爹或干妈了。
不是这些工作人员的手段有多高明,而是我们的老年人实在太寂寞了。他们为事业、为儿女操劳了一辈子了,在退休之后,关心他们的人太少了。儿女要忙事业,一天天也累得不行了,回家之后,还别说关怀老人,能正常地语言交流、给老人好脸色看已经不容易了。而老人们在保健品公司的工作人员那里享受的是什么待遇啊?!
将心比心,所以老人明知产品作用不大,他们也会购买,就是享受到了在家,在儿女面前享受不到的呵护。很多儿女都觉得自己已经很孝顺了,甚至给爸妈安排了候鸟式的生活。可是他们却没听过一句话:好山好水好寂寞!所以,老人受保健品公司忽悠的现象,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
我们的老年人通过多年、大量地服用各类保健品,其实身体并没有多大的改善,但他们还是会继续下去,这也不能只怪他们。老人们平时想要接受健康教育,可能是看电视里的专家讲座,或是社区里组织的讲座,也可能是医疗单位组织的,无论哪种教育,都是老人不感兴趣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们就没治好过老人的病。现在的老人都是慢性病患者,都是生活方式病,可是以上的健康教育,不是让老人再次回归医院,去打针、吃药,就是让老人买他们推荐的各类保健品。关键,打针、吃药治不好病啊,因为慢性病只有改变生活方式才可能康复,可是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啊,改变生活方式,说得容易,怎么改?
医院的长处是救急的,找医院治慢性病就不现实了。很多老人为了看专家,排了两三个小时的队,可是专家给他的时间不过三五分钟而已(不是专家没有责任心,而是慢性病患者太多,专家也没有好办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怎么可能详尽了解他的生活方式是否科学,并给他做详细的指导,从而看好他的病呢?
保健品的问题绝不能一棒子打死,不是天下保健品公司都一般黑,教大家一招,大家购买保健品时,除了看公司资质外,产品有没有“小蓝帽”,还要看这种产品生产销售了多少年,年数越多,越可靠。
不管怎样说,老人们要想健康,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不要相信只靠吃药就能获得健康,还需要从心理、饮食、运动、环境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