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知识有哪些内容(带你认识不一样的玄学(击穿你的所有认知))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3-07-18 08:51:14

前文:正本溯源

现在很多人提到玄学的第一感觉就是“封建迷信”,为什么我们祖先用了几千年的东西会在近几十年就成为迷信了呢?

一方面是有人居心叵测,一方面是有的人学艺不精。否则,如果它本身就是迷信思想,我想一定不会孕育出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吧!

再看看当下,我们学习的是西方的那套所谓科学,大多数人趋之若鹜,奉之如圭臬,对传统文化弃之如草芥。刚刚摆脱了“封建迷信”又进入了“科学迷信”中,科学成了他们另一块遮羞布。

所以你发现了吗?

问题不在传统玄学还是西方科学,而是在于你对待它的态度。是“利用”还是用来“迷信”。是为民造福,还是别有用心。

北宋神算子邵庸先生说:天以用为本,以体为末。地以体为本,以用为末。利用出入谓之神,名体有无谓之圣。唯神与圣,能参乎天地者也!

任何东西都不是用来相信的,更不是用来“迷信”的;而是用来“实用”的,要“利用出入,名体有无”。

我们的先贤说的够清楚了吧!!!

古人虽古,但从不缺智慧,更不迷信。用现在网友的话讲,我中华大地不养闲神。

今天这篇文章,一万六千字长文,是我研习传统文化多年的心得体会和总结,包含如下:

1.医巫同源·是医也是巫

2.巫掌握了什么

3.关于冥力·来自黑暗中的繁星

4.上古时期天文地理成就·人发杀机

5.前文小结

6.关于“道”和“冥”

7.关于天和“老天爷”·不是猴子都可以欺负的玉皇大帝

8.关于道家符箓咒语和“冥”·天人感应

9.往事·隐入尘烟

10.动念·一念动则全身动

11.改命三重奏

12.关于宗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13.终极·堪破宿命

如果你对传统国学,易经,玄学术数;命运,冥力;对上古先民是如何生存,人如何战胜命运等感兴趣,一定通读。否则断章取义只会让你一知半解,更加迷糊。

当然我也不确定本文是否泄漏天机,所以建议一定收藏下载好,防止被删后无法阅读。

如果需要转载也请全文转载,不要断章取义,对你对他人,才都有益。

1.医巫同源·是医也是巫

人不是只有身体的,还有精神。

身体包括肉身和状态,肉身出现病状,人的状态也会跟着萎靡不振。精神也有他的“肉身”和“状态”,一个人精神出现问题就会精神错乱,人格分裂。

当然除了身体和精神,人还有命运,也有“肉身”和“状态”。

在西医中,身体出了问题需要去医院做检查,做CT,做X光;精神出了状况,需要心理医生做心理咨询;那一个人对命运迷茫的时候,在运势不佳的时候怎么办?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医易同理,中医管身体,《易经》管精神和命运,这两者是相通的,所以会有巫医同源的说法。用的都是用阴阳五行,天干地支那一套,天地人相通。

《论语·子路》:“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 邢昺疏:“巫主接神除邪,医主疗病。”

可以看出古人的世界中,巫是管“接神除邪”的,医生是管“疗病”的。

医的古体即为上医下巫“毉”,只是到了战国以后,巫和医才逐渐分开。

而巫还有一个称呼巫祝,在上古时期的职责就是接神,而且多为女性,当然接神还需要通过某种仪式,比如舞蹈,符咒。这也是舞蹈的起源。

巫,《说文·巫部》:“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

《礼记·曾子问》:“祫祭于祖,则祝迎四庙之主。”郑玄注:“祝,接神者也。”

举这两个例子就是说明,在上古时期无论身体还是精神,都是一个人在管,这个人就是:巫祝。也有地方称之为:大祭司。

可以这么说,凡是用来联系神、鬼、人、自然界,而使用的所有方法手段,都属于巫术,这其中自然包括医术。

2.巫掌握了什么

那么巫祝掌握了什么?靠什么和神灵沟通?

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

明朝的大思想家顾炎武讲过:凡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奕。

从古人的典籍中就能看得出来,无论是妇人还是儿童,还是农民士兵,都懂天文。

比如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

注:具体可以网络搜索「中科院院士王力」:学古文要懂点天文知识。

上古先民人人都懂观天,就像现在的人出门前看天气预报一样。因为天气预报某种程度上代替了观天的效果:预测天气。

这其实不难理解,当人的第一要务是生存时,就一定会迸发最原始的冲动,当你每天需要从事农业时,你每天也会关注天气。

而巫祝掌握的就是天文地理,再具体讲就是日月金木水火土,北斗紫微。就是这些星宿的运行规律,以及对人的影响。是阴阳,昼夜,风寒暑湿燥热(和中医相通),四时,节令,风雨雷电以及山川河流,地气地貌,还有看不见的冥力。

观测这些的目的很纯粹,就是为了指导生产和生活。

当然看得见的你都不会怀疑,那看不见的呢?比如冥力。很多人是半信半疑,有的人可能说子不语怪力乱神。

怪力乱神事孔子讲的,但是大多数人不知道怪力乱神是什么意思?

所谓怪,力,乱,神,指的是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想到这四件事你再想想相反的是什么?是仁德礼仪,上下尊卑,这是孔子在周礼“礼崩乐坏”情况下讲的一句话,他反对的不是怪力乱神,而是人皆不尊周礼的乱世,他想恢复的是礼乐制度。

否则儒家也不会被后世的统治者利用,成为维护统治的工具。后世儒家和统治者达成协议,你许我功名,我帮你维护人心稳定,教化万民。

而巫祝就是掌握了所有天文地理,历史经验的,代表无所不能,无所不通的“神权”。

走到这里,再往西一步就是原始宗教,就会成为“迷信”。但是我们祖先没有迈出那一步,而是选择了理性,让他成为天文地理。

可见古人从不迷信!

3.关于冥力·来自黑暗中的繁星

再回到“冥力”。

现代人对于自己改变不了的东西都称之为“命”,比如自出身不好,时运不佳,认为是命运的束缚。这些对人来说都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用意念去感知的,而在上古时期,做这件事的人是“巫祝”。

作为上古先民来说,除了看得见的风雨雷电,动物的生老病死,植物的春发夏长秋衰冬败,那些看不见的是什么?

举个简单的例子:即将发生地震的时候,人感觉不到的东西,动物能感觉到。一些动物都会躁动不安,尤其是蛇,狗,鸡甚至鱼虾都会行为异常。但是人感觉不到,所以只能根据这些动物来判断。

所以这世界上的东西,第一是你能看到的,比如动物植物,比如风雨雷电;第二是你看不到但是能感觉到的,比如热,燥,寒,湿,也包括我们嗅觉味觉感知的世界;第三是你看不到也感觉不到的,但是动物可以感觉到,比如来自地球磁场的能量,鸽子,候鸟或者海豚都能感觉到,比如地震前动物的反应。以上三种无论对人还是对动植物的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就算人无法感知,也可以通过动物植物判断。但是第四种是人自己无法感知,也难通过动物植物感知,比如冥力,比如常说的命运。

再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天干地支,十天干,十二地支。为什么天干是十个,地支是十二?

因为在夏朝之前中国还有一种历法是十月制,一个月36天,至今彝族用的历法还是十月制。一年360天,但是这和太阳的回归年相差5-6天,于是把这五天作为“过年日”用来过年。现在知道为什么道教有三十六福地,七十二洞天了吧,知道为什么水浒传是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了吧,源头在这里。

另外:而十天干在古代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可以看看商朝的君主名字,全部是带着十天干的。我们熟悉的纣王,名帝辛。商朝的开国君王商汤,名天乙。

但是这种历法非常不方便指导生产,而且人类也逐渐从母系社会的采摘打猎发展到父系社会的种植农耕。于是才有了后来的以回归年为一年的“四分历”。而十二地支是从木星公转的周期11.86年而来,即每11.86年,木星与二十八星宿的虚宿重叠为木星的公转周期,所以木星才叫“岁星”。而十二地支的子,在很多解读中被理解为萌芽萌发,这是它的“形”。

但是为什么对应老鼠?而不是子牛,子虎,子兔,因为当木星这个位置时,老鼠会受到特别的影响而出来活动频繁,这才是“神”。

所以天干表达了以太阳为主要能量源、以木日地关系为对应描述对象的阳气的主动变化,只要说明质变(也就是地球接近和远离木星的两个阶段),所以5*2=10就够了。而地支表达地球被动接受阳气的变化,以及太空外来阳气和地球本身阳气交互产生的阳气变化,具有滞后性(加热需要时间),所以增加了量变阶段描述,4*3=12个才够。

讲了这么多只是说明一件事:

地球是受到太阳系乃至整个银河系内所有星体共同影响,才有今天的自转和公转的周期,也才有了今天气候和环境。

这种星体的影响最主要的是七政,即日月金木水火土,而“冥力”即来源于此!来自这黑暗中的繁星。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