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便士”
大龙邮票
慈禧寿辰纪念邮票
“壬”字头变体邮票
清朝时期的琶洲塔明信片
世界第一枚邮票“黑便士”、清政府发行的中国第一套邮票、中国第一枚错版邮票“清代慈禧寿辰纪念邮票”……这些难得一见的珍邮均来自黄添老人的毕生收集,共计1517枚,市民可在广州市地方志馆(新馆)一睹真容。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沈亦霖 通讯员郝红英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骆昌威
“这些小小的方寸世界,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我们欣赏它们,能够穿越时空,了解中国过去的历史,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在黄添先生捐赠珍邮展开幕仪式上,捐赠者黄添上台致辞,他期待故乡的朋友们能够喜爱和分享集邮这种方寸艺术,并希望他的方寸世界能够成为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
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黄添共捐赠1517枚珍邮,其中包含了1840年,世界上第一枚在英国诞生的“黑便士”邮票、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所开放重要城市的商埠邮票、1878~1896年总税务司兼办发行的海关邮政邮票、1897~1911年的清代国家邮政邮票、1912~1949年间的“中华民国”邮票,清朝时期香港发行的、绘有广州城景鸟瞰图的明信片……这些藏品数额庞大,经由专家鉴定均十分珍贵。
此外,苏忠阳为市地方志馆捐赠了松鹤延年、阿育王柱、羊城八景、三羊开泰、琶洲塔等23件骨雕作品;聂元鑫捐赠了寿山石材质广州历代都府名称、广东绿石材质1963年版羊城八景共16方印章作品;广州乐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捐赠了仿古铜药秤、仿古铜中药碾子、仿古中药铺老药箱、复古陶碗,纯铜凉茶壶等物品。
此次捐赠珍邮展一开幕,就吸引了不少集邮爱好者。为此,广州市地方志馆还联合广州市集邮协会专门向前来参加活动的爱好者提供了信封和纪念邮戳。
集邮故事
受父启发自小集邮 为集珍邮节衣缩食
“我七八岁开始集邮,集了60年。”黄添是地道的广州人,他告诉记者,是父亲把他带进这个奥妙无穷的殿堂。“我的父亲以前在广交会工作,经常会接触外国信件。他会从办公室废纸篓里翻出信封,剪下花花绿绿的邮票,再铺开世界地图,告诉我这些邮票分别来自哪里。”
黄添说,他从邮票上认识了英王乔治六世和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印尼苏加诺总统等名人。偶尔有一些名胜古迹、奇花异草的邮票,他便如获至宝。黄添的姐姐在北京读大学,会省下零用钱,给他寄一套又一套的纪念邮票。
黄添收集的珍邮,大多是从拍卖会和邮商手上购得。“刚开始的时候,我收集的范围很广,没有特定的目标,喜欢就买。”后来,经邮商提醒,他慢慢将目标集中在中国的早期邮票上。“我被那些辗转流落到邮商手中的中国清代和民国初期的邮票所震撼,那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这一时期的邮票传世的不多,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专门收集中国的邮票。”
有了“目标”后,黄添开始废寝忘食地集邮,但凡打听到哪里有邮商和邮展,他就会开车去“寻宝”。邮票虽小,但价值不菲,唯有节衣缩食才能满足兴趣。
据黄添回忆,他们两夫妻会在每周的休息日一大早启程,开几小时车来到目的地。有时甚至会连夜出发,舍不得花钱投宿,就在车上过夜。功夫不负有心人,黄添收集到了许多清代和民国时期的邮票。“邮票就像我们的子女,每一张都很珍贵。”
退休后,黄添静下心来整理这些得来不易的心爱之物时,一个念头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我无法永远拥有这些宝贝,是时候给它们找一个永久的家了。”
精品抢先看
“黑便士”
在邮票诞生之前,邮政收费是按照信件用纸的张数和投递路程的远近逐件计算的,而且是由收件人支付邮资,收费的标准也很高。“邮票之父”罗兰·希尔深感邮政制度的不便,提出“一便士均一邮资法”的改革建议,创建了由邮票证明寄信人已付邮资的制度。就这样,世界上第一张邮票“黑便士”在英国诞生。这张“黑便士”,是黄添从邮商处买来的。“我觉得这张邮票有划时代的意义,就捐献给了地方志馆作为一个开头。”
大龙邮票
这套首次发行的中华第一邮共3枚,是1878年清政府海关试办邮政首次发行的第一套邮票,百年来广受集邮家们的喜爱和珍藏。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海关一直被洋人把持,当时担任清朝海关总税务司是一个叫罗伯特·赫德的英国人,他对中国邮政大权觊觎已久。赫德与李鸿章关系密切,便想方设法让清政府同意由海关来试办邮政,这便是第一套发行的邮票。黄添还收集到了珍贵的变体大龙邮票,也捐献给了地方志馆。
慈禧寿辰纪念邮票
(俗称“万寿邮票”)
作为中国第一套纪念邮票,具有相当高的价值。黄老介绍,一枚品相完好、未经盖销的3分银或6分银邮票已是难得一见。这套邮票为了体现慈禧的寿辰,特意用了象征福寿的牡丹、万年青、蝙蝠和鲤鱼等图案,十分讲究。
民国时期邮票
其中包括10枚珍贵的伦敦蟠龙邮票“临时中立”加盖邮票、1945年抗战胜利邮票等。
万国邮政明信片
黄老捐赠了许多明信片和实寄信封,其中包含着浓郁的中国风土人情,甚至展现了100多年前的广州风貌。有两张清朝时期香港发行的万国邮政明信片,用细腻的笔触分别描绘出了绿意盎然的广州城景鸟瞰图和“清代羊城八景”之一的琶洲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