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为什么悬空不掉(如何抽走硬币且火柴不倒)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3-08-04 02:13:14

芭蕾舞是一种欧洲古典舞蹈,孕育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十七世纪开始在法国流行,在不断革新中逐渐风靡全球。芭蕾舞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女演员在表演时需以脚尖点地,因此芭蕾舞也被称为脚尖舞。

芭蕾舞,图片源于网络

芭蕾舞是用音乐、舞蹈手法来表演戏剧情节,大家耳熟能详的《天鹅湖》、《仙女》、《胡桃夹子》等都是芭蕾舞代表作。我想很多人都曾在剧院中感受过芭蕾舞的魅力,被婀娜灵动的舞姿以及动听的配乐所感染。

不过,今天科学奶爸可不是要和大家深入探讨芭蕾舞,而是要请出两位特殊的“芭蕾舞演员”,让它们为我们表演一场别开生面的“芭蕾舞”。这两位特殊的“演员”就是两根火柴!

没错,就是两根普通的火柴。为什么说火柴也会表演芭蕾舞呢?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科学奥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有请今天的主角上场。(此处应该有掌声,文末有惊喜

# 点击播放按钮,观看实验视频 #

首先,我们例行准备相关的实验材料:火柴2盒、硬币1枚、手捻钻1支。说到火柴,还真是件稀罕物,跑遍了周边的大小商超都没有卖的,最后在一个小摊贩那里买到几盒。想想我小时候,火柴可是家家户户必备生活品呀!

​材料准备好之后,开始今天的实验吧!首先,在其中一个火柴盒正面靠左侧位置,用手捻钻头钻一个小孔。小孔的作用是用来插入火柴,因此选用的手捻钻钻头为1mm左右为宜。

​小孔钻好之后,从火柴盒中取出2根火柴,将其中一根竖直插入到小孔里固定。注意,火柴头要朝上。

接下来,我们把准备好的一枚硬币(面值不限)平放在火柴盒的正面右侧位置,同时将另一根火柴一头靠在竖直火柴头上,另一头抵在硬币上。当然,这个动作做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做实验时就经历了N次失败才把它放稳。

​为什么要放一枚硬币呢?主要是想考考你,在这种情况之下,有没有办法在不碰倒火柴的同时把硬币取出来呢?现在,我们可以尝试轻轻的把硬币抽走。

经过多次尝试我们会发现,无论动作有多轻,我们都没法让火柴不掉下来。毕竟,斜靠着的这根火柴顶端没有固定,底部又挨着硬币,只要一碰到硬币,火柴必然会掉下来。看来,要想顺利拿走硬币,必须让斜着的这根火柴脱离开硬币。

​如何才能让火柴脱离硬币呢?现在,我们尝试朝斜靠着的火柴梗中间部位点燃,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使用火柴务必在大人陪同监护下操作,同时注意用火安全,谨防火灾或烧伤烫伤)。

这一招果然管用。当火苗接触到火柴梗的中间部位时,火苗开始往上燃烧,并将火柴头引燃。由于两根火柴的火柴头紧挨在一起,因此另一根竖直的火柴头也同时被点燃。随着火苗进一步加大,斜靠着的火柴尾部开始向上高高翘了起来,不仅脱离了硬币,而且翘起的高度超过了火柴头。同时,两根火柴头紧紧粘连在一起。现在,我们就能很顺利地把硬币抽走了。

​我们再来回味一下刚才的场景,是不是感觉整个造型就如同芭蕾舞的造型一样呢?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原来,火柴梗主要是由植物纤维组成,燃烧碳化后会收缩,由于火苗一直朝上,因此火柴梗的上半部分燃烧速度比下半部分快,因此收缩更厉害,从而将火柴末端高高翘起来。同时,火柴头主要由氧化剂(KClO3)、易燃物(如硫等)和粘合剂等组成,燃烧后的产物会粘接在一起,所以两根火柴头紧紧连在一起不会分开。因此,整个造型就如同芭蕾舞姿一样~

科学奶爸要给大家提问了

为什么火苗会往上燃烧?底部留言讨论哦~

今天的小实验就到这里吧,欢迎大小朋友们在家积极动手实践,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孩子科学素养!

文中提到的手捻钻以及越障坦克车,留言有惊喜~~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