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没有厉害的父母,没有突出的一技之长,而你还想逆天改命,彻底翻身,那么你一定要选可以用数据显示的工作岗位。——安叔
1.为什么这么说?耐心读完这篇文章,一定可以彻底重塑你的认知。
首先问你个问题,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什么部门最重要?
答案有且只有一个:销售。
没有销售部门的公司,是不成立的。任何公司如果卖不出去东西,那它基本就离破产消失不远了。
那么,如何衡量一个销售员的工作价值?
数据。
到了月底、年底,你卖出去多少产品,你产生了多少销售额,都写在纸上,一目了然。
所以,任何一个销售团队都会有一个销冠。这个不用争,也不用抢,数字就摆在那,多一毛也是多,少一分也是少,不服不行。
同样,在互联网公司,同样看数据的岗位是运营。产品、营销、品控、供应链做得再好,运营无法把产品触达用户,公司也赚不到钱。所以,在头部互联网公司,高层的销售负责人和运营负责人,是关系到公司生死的第一重臣。那些你听不懂的专业术语,什么毛利率、净利润、用户留存、用户活跃度等等,都是互联网运营的兵家必争之地。因为那些东西都是实打实的数据,都是公司向外宣传自己的主要数据。
所以,在互联网公司,背GMV指标的岗位、背获客成本的岗位,甚至就连背产品研发速度的岗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级码农,都是公司话语权很重的人。
罗永浩之前拍了个段子火爆全网。内容是这样的,罗永浩遇到了不给他让路的普通员工。他很生气,结果旁边的人告诉他,那个人并不普通,是公司蝉联7个月的销冠。于是,画面一闪,下一个镜头是,罗永浩给他捏脚的画面,而且还非常关心他的健康。
老板是关心销冠的健康吗?评论区告诉我,你觉得老罗关心的是什么?
2.你肯定听过一句话,“选择比努力重要”。对于没家世、没背景、没有高学历的普通人来说,在用数据说话的岗位死磕,绝对是王道。当你成为了公司的头部销售、头部运营或者头部码农,你的收入不看月薪、不看年薪,看的是提成。月薪、年薪跟用实力换来的提成比,少的可怜。
除了这类工作,那些不能用数据说话的岗位,都没有翻身和逆袭的本钱。比如,后勤、人事、财务、库房、哪怕采购,你有听说过哪家公司有什么“后勤冠军”、“人事冠军”、“财务冠军”、“库房冠军”之类的吗?几乎没有。
就算有,里面也参杂了老板的个人喜好,而不是实打实的客观数据。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你可能觉得采购是个非常好的工作。采购可以吃回扣,可以有额外的收入。但其实,如果你这么想,那么只能说你是一个投机的人,是一个爱占公司便宜的人,是一个贪图小利的人。
真正想逆天改命的人,是不靠这些小聪明的。因为,这些不是强者的价值观。不拥有强者思维和强者价值观的人,很难从人群中杀出重围。
用数据说话的岗位是没有职业天花板的。再牛的人事,到大公司做个人事负责人,也就到头了;再牛的库房管理员,做到大公司的库房负责人,也就到头了;再牛的后勤,到大公司做个后勤负责人,也就到头了。
但是,只有顶级的销售、顶级的运营和顶级的码农是可以跟别人合伙创业的。这些“背数据”的岗位是公司起家的硬要求。试想,如果你跟人合伙创业,分股权,一旦把公司做大,你的收入是没有天花板的。等你有了第一桶金,还可以自己出资,自己做老板,拉别人合伙做企业,这就是现在市场的现状。
3.商业的本质是筛选。所有不能为公司核心指标服务的岗位,都将智能化。比如很多公司已经没有财务人员了。他们用的是智能软件;京东那么大的物流量,库房也人工智能化了,几千平米的库房,你看不到一个人;人事、后勤也面临着相似的尴尬。
未来我们将要迎来的就是数据驱动的世界。
就拿你每天都看的短视频来说,很多出镜的老师,都有几十个账号。那么哪个账号能够留下来呢?就看哪个运营团队的数据好。头部的MCN公司都是两人一组,负责一个账号,然后几十组人同时做一个老师的内容,最后数据好的(粉丝、点赞、转发、评论数据高的)团队留下来,数据不好的直接淘汰,就是这么简单和残酷。
但是,这种竞争带来的是个人和行业的高速发展。顶级的运营人员每个月光提成都能拿到10万元以上。
而这些人成了之后,就有投资公司投资他们,带他们到东南亚、非洲、欧洲去做账号。他们借助在国内积攒的经验,在世界各地的短视频平台,做的风生水起。越南一半以上的短视频MCN机构都是华人做的,剩下一半也有华人入股。
你在某音、某手上,看到的越南小姐姐、非洲小姐姐,几乎都是华人在背后操盘的。
而这些幕后推手本质上都是被数据筛选出来的。
其他行业也一样,数据驱动的共享汽车,干掉了传统的出租车;数据驱动的电商,大大削弱了传统销售渠道的影响力;数据驱动的内容平台,干掉了传统媒体和电视。
对普通人来说,进入以数据驱动的行业,干以数据为主的工作,就是你逆天改命的最好出路。
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评论区聊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