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怎么关闭红框模式(24核“怪兽”直冲6GHz)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3-09-11 01:08:30

芯东西(公众号:aichip001)
编译 | 云鹏
编辑 | 心缘

今年的PC硬件市场,可以说好不热闹,从CPU到显卡,英特尔、AMD、英伟达接连发布了自己新的旗舰桌面端芯片产品。

这次开售的13代酷睿处理器,也是英特尔继去年首次推出“大小核”架构后,秀出的第二代产品。

在9月28日的英特尔On技术创新峰会上,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正式宣布推出了第13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英特尔在峰会上揭晓了13代酷睿的部分理论性能提升并对一些关键技术点进行了解读。

去年12代酷睿得益于架构、工艺以及软件层面的多方位升级,在游戏、生产力方面提升都非常明显,此次13代酷睿旗舰13900K的自动加速频率提升至5.8GHz,直逼6GHz大关,不禁令我们对13代的性能提升颇为期待。

智东西近期对13900K以及13600K这两颗处理器进行了几天深度体验,可以说,13代酷睿多核性能提升在生产力方面的出色表现,以及超高睿频在游戏方面的表现,都令我印象深刻。

有意思的是,英特尔在中国市场宣传时曾打出“十三香”的谐音梗口号,经过这几天的使用,我想说,英特尔诚不欺我。

一、Z790 6400MHz内存消除瓶颈,13900K多核性能爆表

在具体来看13代在各个场景中表现之前,先说一下此次测试的平台及相关配置。

▲ROG MAXIMUS Z790 EXTREME

在主板方面,我使用了华硕高端的ROG MAXIMUS Z790 EXTREME,这块主板的供电以及供电散热用料非常豪华,可以更好地释放13900K这颗24核CPU的性能。

在内存支持方面,ROG MAXIMUS Z790 EXTREME默认可以支持到7200MHz内存,而最高的内存频率支持可以突破8GHz,但这就要考验玩家的手动超频能力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主板在一些细节设计上颇为“人性化”,例如主板中央有一块可以显示开机Q-Code代码、CPU温度、CPU电压以及一系列系统信息的小屏幕。

配合主板右上角的Q-Code码,我们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系统在开机的过程中进行到哪一步,让开机的BIOS阶段不再是“黑盒”,同时也增加了主办的“颜值”。

此外ROG MAXIMUS Z790 EXTREME将主板24PIN供电、USB 3.0接口、SATA接口以及风扇、ARGB接口都设计成了侧插式,可以让机箱理线更加简洁美观。

这次我使用了芝奇DDR5 6400MHz内存,时序为C32,可以保证CPU性能的充分释放,减少内存瓶颈。

在AIDA64的内存读写、延迟测试中,这套内存的读取速度甚至超过了100000MB/s,延迟也仅有67ns左右,可以看到13代酷睿在内存控制器方面的进一步优化,搭配ROG Z790顶级主板能够实现的内存效能是非常优秀的。

▲AIDA64内存测试

下面我们直接进入主题,首先来看看,5.8GHz的单核最高睿频,可以带来怎样的单核性能提升,这也是我颇为期待的一环。

在CPU-Z中,13900K的单核性能达到了873分以上,相比12900K有着7%左右的提升,而在对单核性能测试更加精准的SPEC整数性能测试中,这一优势可以进一步扩大到15%左右。

▲CPU-Z得分

反观AMD最顶级旗舰R9 7950X,其单核得分仅有780分左右,英特尔领先幅度达到了12%左右。

而多核性能方面,13900K的提升则有些“夸张”地来到了50%左右,其CPU-Z多核得分接近17000分,不仅大幅领先上代12900K,也超过了AMD R9 7950X的15700分左右,领先幅度超过8%。

▲CPU-Z多核成绩对比

这次13900K采用了8颗P核 16颗E核的设计,总共具有24核心32线程,显然,这样的设计对于多核性能的提升是立竿见影的。

不过话说回来,英特尔可以保证P核和E核能够高效协同,保证多核性能的充分发挥,其中的技术难度也可想而知。

单核性能一直都是英特尔的强项,这次5.8GHz睿频能够带来一定单核性能提升,但这一频率只是短时间峰值频率,也不会长期全核维持,因此提升幅度并不如多核来的明显。

二、24核直指生产力,最高提升超50%,8颗P核稳定5.5GHz!

看完了13900K这样破表的多核性能提升,我不禁十分期待它在生产力场景中的表现。

而且对于一颗24核心的“怪兽”来说,用13900K来进行游戏甚至有些“大材小用”了,毕竟目前主流Windows PC游戏对于多核心的优化还比较有限。

回到生产力场景,首先我测试了CPU的渲染性能,在Cinebench R23中,13900K的多核性能突破了40000分,这样的成绩还是令我颇为惊讶的,因为上代12900K的成绩在28000分左右。

▲R23测试

此次13900K的多核渲染性能提升幅度超过了42%,甚至相比一直以生产力场景为优势项目的AMD,英特尔也实现了反超,在R23中,13900K多核领先R9 7950X约8%。

▲Cinebench R23多核测试成绩对比

更多的能效核心、更高的频率、更高的内存带宽、更低的延迟,这些都成为了13900K在生产力场景中的优势。

在Blender的BMW场景渲染测试中,13900K的成绩更是杀入了1分钟大关,这在此前所有桌面消费级CPU中都是不曾出现过的,其用时仅为57秒,领先R9 7950X的60秒,也大幅领先12900K的1分40秒,领先幅度超过40%。

▲Blender测试

此外,在进一步测试CPU生产率、创造性、反应能力的CrossMark综合生产力办公性能测试中,13900K也同样以超过2400分的总分超越R9 7950X和12900K,并且在生产率、创造性、反应能力各个子项目中均保持领先,领先幅度从10-12%不等。

在Adobe全家桶中,由于时间有限,我选择了对CPU性能比较敏感的AE进行测试,13900K的成绩相比R9 7950X和12900K分别提升了24%和32%,提升幅度非常明显。

▲AE测试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生产力软件的运行过程中,我都通过HWMonitor对13900K的运行频率、功耗以及温度进行了全面监测,可以看到,在所有软件中,13900K的P核性能核心都可以稳定地维持在5.5GHz的高频率运行,甚至有少数中低负载应用中可以有1-2个核心跑到5.8GHz。

▲PS处理图片时,睿频最高5.8GHz

此前5.5GHz对于桌面级CPU来说,都是需要具备专业超频能力的人士才能达到的频率,而如今英特尔的13900K在默认状态下,即可维持8颗P核稳定5.5GHz。

同时16颗E核也能够稳定在4.3GHz下运行。P核和E核的高频,加上P核和E核的高效协同,成为了13900K能够在生产力场景中全面胜出的关键因素。

三、网游暴涨百帧,3A单机也能有“电竞”体验

13代在生产力场景的出色表现,能否延续到游戏中呢?其实游戏场景对于CPU的性能发挥并不友好,这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首先,目前游戏开发商对于多核CPU的优化并不好,一般游戏能够利用上的CPU核心数量都比较有限,因此13900K的24核心在游戏场景中甚至有些“大材小用”的感觉。

另一方面,随着目前PC端游戏画质越来越好,主流显示器分辨率开始向2K、4K转向,2K 144Hz显示器已经成为电竞玩家的主流配置。

在2K和4K这种高分辨率下,游戏的硬件性能瓶颈绝大部分都会来到显卡上,CPU性能的提升,对于游戏帧数的改善并不明显,即使有10%左右的提升,反映在实际帧数上,可能只是10帧以内的区别,普通人肉眼很难察觉到体验的改变。

这次为了充分体现CPU性能的差异,我希望能够尽可能减小显卡的性能瓶颈,因此在选择1080P分辨率的基础上,我选择将显卡换成最新的英伟达GeForce RTX 4090显卡,不过具体型号为非公版七彩虹战斧。

▲七彩虹RTX 4090战斧

4090相比上代3090,纯光栅渲染性能的提升幅度就达到了60-70%,而开启光追和DLSS后的性能提升幅度甚至能够超过80%,甚至翻倍。

在这样的基础上,我首先尝试了主流网游,因为目前网游对于配置的要求普遍不高,因此我仅选择了一款比较有代表性的大众网游《英雄联盟》,这款出道十余年的游戏,至今仍然是全球玩家数量最庞大的在线MOBA游戏。

《英雄联盟》这款游戏并不支持DLSS,在普通的战斗场景中,13900K的帧数可以轻松超过500帧,而且帧率波动要明显小于上代12900K,相比上代400帧左右的帧率,提升幅度超过25%。

▲《英雄联盟》

出于好奇,我也在《原神》中测试了13900K的帧数极限,在1080P分辨率下,这款“折磨”了不少手机的游戏,最终还是被13900K成功驯服,最高帧率超过了400帧,平均帧数也能维持在320帧左右。

▲《原神》

只能说,相比在手机端略显可怜的60帧,PC端的体验直接上升了几个台阶。

接下来,我也测试了一些时下热门的3A单机大作,“3A”可以简单理解为画面优美、制作精良的大厂游戏,对于硬件配置要求较高。

在热门大作《赛博朋克2077》中,在默认最高画质,关闭DLSS的状态下,13900K的帧数直接来到了115帧左右,相比R9 7950X和12900K大约80-90帧左右的表现,提升幅度十分明显。

▲《赛博朋克2077》

在《荒野大镖客2:救赎》中,13900K的帧数一度曾超过200帧,而R9 7950X和12900K此前的平均帧表现通常会在150帧左右。

▲《荒野大镖客2:救赎》

此外,在《地平线5:极限竞速》、《孤岛惊魂6》等其他多款3A大作中,13900K都跑出了150-180帧左右的“电竞级”帧率。

▲《孤岛惊魂6》

可以说,虽然游戏场景中13900K带来的提升没有生产力场景那么明显,但是其硬核实力还是有目共睹的。

不过话说回来,真正使用13900K这种旗舰级CPU的用户,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通常也会选择2K或4K分辨率,此时性能瓶颈会转移到显卡上,因此13900K的优势会被进一步缩小。

相比之下,13600K这颗14核CPU显然更加适合游戏场景,其P核的睿频最高达到了5.1GHz,这也是i5的睿频首次突破5GHz,甚至看齐了上代12900K的全P核最高睿频。

要知道,13600K的定价仅有2400元左右,预计会是一颗“真香”游戏CPU。

值得一提的是,与生产力场景类似,在所有的游戏测试中,这颗13900K的全部8颗P核都可以稳定在5.5GHz的频率上运行,这也是其出色性能的重要来源。

▲游戏场景中的普遍核心频率

四、13900K能效比提升明显,但仍需出色水冷才能释放性能

不论是在生产力还是游戏场景中,13900K的表现都令人印象深刻,其性能提升是实打实的,但得到这样的性能提升,并不是没有任何“代价”的。

正如前文所说,在各类生产力和游戏测试中,13900K都可以保持全P核稳定在5.5GHz的超高频率上,要知道,此前的桌面级CPU,频率能够上5GHz都十分不易,而想要在旗舰i9上实现全核心上5GHz,更是需要一定的超频动手能力才能实现。

这次,英特尔直接将5.5GHz的高频变成了“常态”。

在R23的渲染测试中,13900K的8颗P核和16颗E核都全部100%满载,此时的峰值功耗已经来到了300W左右,而8颗P核中,有一两颗的温度已经触碰到了100度的温度墙。

▲R23多核测试频率和功耗

不过其他P核的温度能够控制在90度左右,而E核的温度则可以控制在80度左右。

我所使用的是目前散热能力第一梯队的360水冷,也是普通消费者能够比较容易买到的360水冷,比较具有代表性。

▲机箱散热情况

可以看到,13900K的出色性能,也带来了比较可观的功耗,需要比较好的散热系统才能更好地释放13900K的性能。

在压力更大的AIDA64 FPU测试中,在前2分钟里,13900K的P核可以全部维持在5.5GHz,温度在90度上下,不过在2分钟之后,13900K的P核会稳定在5.2GHz的频率上,并且温度可以降低到80-85度上下。

▲FPU测试

此时13900K会达到一个温度、频率、功耗的平衡点,温度核频率都会长时间稳定,可以看到,官方给出的250W最高睿频功耗的确是一个“甜点”,性能释放充分,同时发热不会太高。

▲重度FPU两分钟后的稳定状态频率

不过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误以为13900K在用功耗换性能,但FPU测试无法反映出性能,在游戏里,我们可以看到13900K的能效比是非常出色的。

比如在各个游戏中,13900K的P核都可以维持全核5.5GHz的高频,但整个CPU的功耗都可以控制在120-140W左右,在《英雄联盟》这样的网游中,CPU功耗可以控制在80W左右。

▲《英雄联盟》游戏最高功耗(红框内)

可以说,在维持与12900K基本相同的基础功耗核最高睿频功耗的前提下,13900K的性能有着显著提升,也就是说,13900K的能效比是有明显进步的。

结语:“开箱即用”的高性能体验,成英特尔消费级杀手锏

完整体验13900K几天后,我的一个突出感受就是“省心”,过去为了追求极致性能,我们往往需要有一定的专业超频知识,同时有强大的散热系统。

但今天,英特尔13代酷睿的出色性能,更有一种“开箱即用”的感觉,英特尔已经把13900K调教的十分成熟,在各类应用中,其动态调节的频率点基本上就已经是“甜点”,而不需要我们手动“折腾”。

同时配合Windows 11系统对于13代的深度优化,各类软件生态厂商的积极优化,英特尔在桌面消费级CPU领域的优势,势必会进一步扩大,压力,显然来到了AMD这一边。

如果说12代酷睿的大小核架构是“小试牛刀”,那么13代酷睿则是英特尔“大刀阔斧”的一次推进升级,与对手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另外从产品定价上来说,相比AMD旗舰R9 7950X 5500元的售价,13900K在游戏、生产力方面优势明显的基础上,4900元左右的定价就显得更具“性价比”。

此外,13代酷睿还可以兼容Z690系列主板以及DDR4内存,这种出色的兼容性也可以帮助换机用户省下一笔不小的费用。

总体来说,我认为13代酷睿处理器在游戏、生产力领域实打实的性能提升,是对得起消费者们的期待的,同时,英特尔也再次给自己交上了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

近来,半导体产业也开始走入“严冬”,英特尔经历一系列人事震荡、英伟达股价暴跌、台积电也传言正在有计划的裁员并收紧投资。不论如何,行业走出困境,少不了领头者的突破和创新,这些芯片巨头们将有什么新的动作,都会成为后续业内关注的焦点。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