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九月的慕尼黑危机和此后签订的各种协议,英法各国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希望能以此换取欧洲的和平。那么作为世界强国的美国,罗斯福是否支持英法的绥靖政策呢?
希特勒以“苏台德问题”为借口,把手伸向了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9月12日。希特勒发表演讲,他声称:捷克斯洛伐克是《凡尔赛条约》制造出来的国家,就不应该存在,捷克斯洛伐克对苏台德地区的350万德意志人民压迫使德国必须采取强硬手段,德国不怕战争,甚至不惜发动世界大战。
希特勒的言论让英国首相张伯伦惊慌不已,英法两国达成协议,共同向捷克斯洛伐克发出照会,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割让50%德土地给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当然不愿意,法国又威胁道,如果不同意那么捷克斯洛伐克就要承担战争的后果,法国绝不会介入战争。在英法两国的压迫下,捷克斯洛伐克屈服了。
张伯伦与希特勒会面
当消息传到美国,新闻界谴责英法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行为,要求美国政府谴责德国,但是美国拒绝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甚至对英国说:“不能对德国的侵略行动提出非难,以免鼓励捷克斯洛伐克进行无谓的抵抗”
虽然捷克斯洛伐克屈辱的同意了,但是过程还是要走的,苏台德地区应该举行公投。但是希特勒却不愿意,或许希特勒自己也没有想到捷克斯洛伐克那么快就屈服了,毕竟德国想要的不仅仅是苏台德地区,而是以苏台德为借口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罗斯福在知道希特勒的演讲之后立马就联系了希特勒,他对希特勒说:这件事情是能够和平解决的,德捷两国政府已经在原则上达成了协议,只是在细节上还是有些需要商谈而已,如果因此让欧洲陷入战乱,那实在是太不应该了。罗斯福同时表示,美国不会介入欧洲事务,并告诉捷克斯洛伐克,如果它不同意引发战争,美国不会对捷克斯洛伐克进行任何形式上的援助。
英国首相张伯伦的讲话就更加直白了,张伯伦说:无论我们如何同情这样一个被强大邻居压迫的小国,我们也不能使大不列颠卷入战争中去。
慕尼黑协定签署以后,大部分的欧美人士对欧洲局势持乐观态度,美国发表声明称:这是一个新世界,与过去二十年相比,世界变得更加和平和有秩序。
在整个慕尼黑危机之间,美国倾向于英国的绥靖政策,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来换取欧洲和平,但这实际上增加了希特勒的野心。
在希特勒的自传中他提到了这一事件,当时德德国并没有能力同时面对英法两国,国内还有很多势力反对希特勒的统治,希特勒实际上是在做一场豪赌。通过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国内更加支持希特勒的领导,认为希特勒是上帝派来拯救德意志的英雄。通过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德国的实力战争动员能力更强了,野心更大了。
希特勒从一个流亡人士到成为帝国元首,虽然用的手段非常的残酷,但是不得不说他是一个非常有领导能力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