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樊登读书 · 十月的诗
主播 | 樊登读书 · 安东尼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下定决心锻炼、读书、学习,可往往坚持了几天,就打回原形、没了兴趣。
希望做出改变,却一拖再拖,最后不了了之。
为什么对于有些人来说,坚持这么难?有些人却能长期自律?
心理学家温迪.伍德教授指出,这是因为:“尽管意识上我们想做别的,身体却坚持着习惯让我们做的行为。”
拉开人生差距的,是习惯。
一个人有什么习惯,就是什么命。
2023年,请逼自己养成这5个习惯,提升自己、突破自己,让生活事半功倍。
你是否见过这样的场景:
孩子摔跤,家长本想表达关心,脱口而出的却是:“你怎么连路都走不好?”
伴侣晚归,本想倾诉烦恼,脱口而出的却是:“你从来都不关心这个家。”
家人询问近况,本不想对方担心,脱口而出的却是:“别管闲事。”
人际关系中,90%的冲突都是不会沟通引起的。
暴力的沟通方式,就像一把“双刃剑”,刺伤别人,也伤害自己。
让原本融洽的关系,在一次又一次的语言暴力中渐行渐远。
生活中,我们要养成非暴力沟通的习惯,才能巩固彼此情感的堤坝,收获幸福的生活。
樊登老师分享过一个非暴力沟通公式,与人沟通时,将指责换成:我观察到…我感觉…是因为…我请求…
比如,当伴侣回家很晚时,可以说:
我发现你最近回家比平时晚,我很担心,感觉被忽略了。我希望你能尽量早点回家,因为我需要你的帮助。
沟通时,学会陈述事实、表达感受,而不是一味指责、抱怨。
养成非暴力沟通的习惯,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正确地处理冲突、化解分歧,拉近彼此的距离。
作家李筱懿年轻时,曾有过这样一段经历:
一天晚上,她逛街回家,发现门锁坏了打不开,急得哭了起来。
于是,她马上拿起电话,打给身在异地的男朋友。
没想到,男友正在加班,说话有些敷衍。她听到后更加生气,就和男朋友吵了起来。
挂了电话,她又打给远在外地的父母哭诉。
最后,父母叫来八十岁的爷爷、奶奶帮她找人开锁。一直折腾到凌晨2点半,让所有人都身心俱疲。
在经历了“闹心的一天”后,李筱懿发现:
如果一开始,她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就近找个酒店住下。第二天再找人修锁,就不会给大家惹来这么多麻烦。
很多时候,生活中的烦恼,都是“情绪失控”引起的。情绪不是生活的全部,却能左右我们的生活。
就像心理学家费斯汀说的:
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但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处理好情绪,才能处理好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难免经历挫折和烦恼。如果一点小事就心浮气躁、暴跳如雷,只会自乱阵脚、错上加错。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 遇到急事要静,给自己三分钟时间冷静下来,再去处理问题。
- 遇到琐事要放,不要让无关紧要的事影响自己的心情,把关注点放在重要的事上。
当我们握紧情绪的缰绳,不放任不良情绪肆意冲撞,方能掌控人生主动权。
去年,疫情肆虐,各种谣言也层出不穷。
在对病毒的恐惧下,有人轻信“偏方”,用喝醋、喝酒等错误的方式来对抗病毒。
结果,给身体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害。
有人听信谣言,花大价钱购买毫无用途的产品,给自己带来损失。
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复杂的情况。如果不懂得独立思考,就容易轻信、盲从。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毛毛虫效应”:
实验者们将几条毛毛虫,围成一圈放在花盆的边缘,再在不远处撒上食物。
这些毛毛虫就会不停地跟前面的虫绕圈,直到它们筋疲力尽,也无法找到食物。
毛毛虫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如果一味从众,不去思考,就只能跟在别人的后面乱跑,失去自主权。
后疫情时代,我们更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 保持批判性思维,对外界的观点合理审视,让自己去伪存真。
- 养成阅读习惯,让书籍丰富我们的大脑,帮我们看清事物本质。
- 学会高质量独处,摆脱对他人的依赖,拥有精神上的自由。
面对外界的声音,不要急着下定论。
在做决定前,多给自己一些思考的时间,才不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心理学家李松蔚曾收到一名读者的求助:
读者向他倾诉,几年前,他曾因患上抑郁症而辞去工作。
后来,病情好转,他却依然对回到职场充满恐惧。对找工作的事一直拖延、逃避。
他说,自己本打算看完书就写简历。结果,书看完了又去看综艺,看完综艺又去看电视剧。
最后,什么也没做。
李松蔚老师建议他:
先行动起来。
每天花半个小时写简历,不用投递出去,也会带来不一样的改变。
读者接受了李老师的建议。后来,他终于戒掉拖延,完成了自己的简历,开启了求职的第一步。
生活中,很多人也像这位读者一样,明明想要改变,却一直内耗不赋予行动。
殊不知,行动才是打破恐惧的关键。
就像有人说的:
“你坐在电视机前把各国游泳教学录像都看一遍也没用,直接下水游才是最好的办法。”
面对困境,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要改变现状,就要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
- 把内心消极的语言换成积极的语言:把“我办不到”“要是”“如果”等,换成“我试试”“我可以”。
- 从微小的行动开始,给自己制定【5分钟计划】打破过去的惯性,比如:放下手机,运动5分钟,或者看5分钟的书。
成为生活的掌控者,而不是被生活掌控。当你开始行动,就会发现,生活正在一点点地改变。
最近,电视剧《狂飙》火遍全网,演员张颂文,也因为出色的演技一炮而红。
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此之前,张颂文曾经历了很长一段沉寂时光。
2000年,张颂文以24岁的高龄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成为当时全校年龄最大的学生。
毕业后,因为年龄偏大、外形又不够出众。
三年里,他跑了无数剧组,被拒绝了无数次,也只能接到一些跑龙套的小角色。
然而,即便是这样,他也从未放弃自己的梦想。
为了提升演技,他认真研究剧本、苦练普通话;去菜市场、地铁站、医院,观察、揣摩人们的一举一动。
在他看来,只要不放弃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总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45岁那年,张颂文终于靠着出色的演技脱颖而出。
想起《终生成长》里的一句话:
成长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它无关年纪。无论何时,停滞成长,才是最可怕的衰老。
生活中,我们要戒掉固定型思维,逼自己养成成长型心态:
- 不因失败否定自己,而是仔细分析原因,在失败中学习。
- 不自我设限,面对挑战勇敢尝试,相信自己有成长的能力。
- 持续学习,不断升级自己的认知。
当我们将人生的目标聚焦于终生成长时,就会发现,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
只要不断学习、终生成长,终将遇见更好的自己。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有这样一句话:
人生最值得的投资就是磨练自己,让自己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管理好习惯,便能管理好人生。
从今天起,摒弃坏习惯,养成好习惯:管理情绪、提升思维、升级认知。
不断更新自己、进化自己,蜕变成更好的自己,人生才会一步步向上走。
作者 | 十月的诗
主编 | 阿医
排版 | 余景
图片 | 图虫创意
音乐 | fairy 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