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县有许多一百年乃至上千年前的中国古文明建筑,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例如:白帝庙、夔州古城、耀奎塔、文峰塔、太极亭、文庙大成殿、三贤祠、香山寺、铁瓦寺、隆兴寺、开元寺、清净庵、清真寺、福音堂、昙华寺(昙花寺)、天仙观、永安镇大东门民居、五马镇黄家老屋、高桥、万世桥、兴隆镇碗窑坝风雨桥……
这里选摘部分介绍。
01 白帝庙
白帝庙是白帝城的象征。白帝城位于奉节城东10里的白帝山上,是天下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
“白帝”即东汉公孙述。新莽时期,公孙述(号子阳)据蜀为王,在夔门西边的山上筑城,取名子阳城。因城中一口井中,常升腾白色雾气,如同“白龙出井”,公孙述认为此是祥瑞之兆,便于更始二年(公元25年)自称“白帝”,并改子阳城为白帝城。
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十二年(公元37年)发兵入蜀,公孙述战败身亡,白帝城被毁。后人认为公孙述对蜀人的功劳,在白帝城遗址上修了这座白帝庙,供奉公孙述。宋人张珖以汉隶书“白帝庙”三字立于庙门。由于年代久远,正门上字迹破损,1957年由书法家刘孟伉重书“白帝庙”三字。
白帝庙有天下奇妙之处——庙名白帝,庙中却无“白帝”公孙述的雕像,纪念的却是蜀汉人物。这又是为何呢?原来,明正德五年(1510年),四川巡抚林俊以正统观点出发,认为公孙述为叛逆,不可立庙祭祀。因此,他令人毁掉公孙述像,改立土地神、江神及汉将马援(伏波),庙名改为三功祠。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巡抚朱廷立改三功祠为义正祠,祭祀汉昭烈帝与丞相诸葛亮。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巡抚段锦又增塑关羽、张飞和诸葛亮祖孙三代的像,取“明君良臣,千古垂范”的意思,改义正祠为明良殿。至此,“白帝庙内无白帝,长祀蜀汉人物”的格局一直沿袭至今。同治十年(1871年),奉节知县吕辉重修庙宇,改回庙名为白帝庙。
(白帝庙山门)
白帝庙位于林木葱郁的白帝山顶,庙内有明良殿、武侯祠、观星亭等明、清建筑,古朴典雅,庄严肃穆。从江边拾级而上,走完近千级石阶,正是白帝庙山门。进入白帝庙,即是托孤堂。1985年新增的一组汉昭烈帝托孤的彩色塑像,栩栩如生。托孤堂后面是明良殿,有蜀汉“明君良臣”的一组塑像。明良殿西侧是武侯祠,祠内有诸葛亮与其子诸葛瞻、其孙诸葛尚的塑像。
明良殿与武侯祠两边是东、西碑林。内有嵌列的隋、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碑刻80多块,碑文字体有大篆、小篆、汉隶、魏碑、楷书、行书和草书,展现了我国古代不同时代、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书法艺术。观星亭位于白帝庙内西院,传说这里曾是诸葛亮当年夜观星象的地方。亭底层是12根木柱,上层由6根木柱支撑。观星亭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造型别致,设计讲究。亭中有一古钟高悬,亭内置一石桌,石礅上精细地雕刻有杜甫寓居夔州时写的著名诗篇《秋兴八首》。
(白帝庙建筑平面图)
(白帝庙内托孤堂)
(白帝庙内明良殿)
(白帝庙内观星亭)
整个白帝庙亭台楼阁、红墙碧瓦、雕梁画栋、设计精细,凸显中国古代建筑造型艺术,是三峡文化中的瑰宝。2006年5月25日,白帝庙作为明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
02 夔州古城
夔州古城位于长江北岸,背靠卧龙岗,三面环水,方圆3公里。古城在南北朝以前已具有城市规模,为历代路、府、州、郡治所。古城的城池系明成化十年(1474年),由朝廷拨银,郡守李晟兴建为砖城。古城初建时,辟有城门五座,按方位名东门、西门、大南门、小南门、北门。东门面对夔门,故城门上题匾“瞿塘天险”;西门面对蜀中,故城门上题匾“全蜀咽喉”;大南门前视野开阔,左前有武侯八阵图(水八阵),故城门上题匾“纵目”;小南城门左前滟澦堆是“夔州十二景”之一的“滟澦回澜”,故城门上题匾“观澜”;居高临下的北门背靠卧龙岗,传刘备托孤后,卧龙先生(诸葛亮)曾在此屯兵数月之久,军肃威武,故城门上题匾“肃威”。
自明至清,古城多次修缮。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夔州知县杨泽溥复修夔州古城与城门。新城全部用专制青砖建筑,各城门全部用条石垒砌,比原古城更加雄伟。完工时,知县杨泽溥请奉节名士潘焕为修复的城门题匾。潘焕取杜甫《秋兴八首》其二中“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华”之句为大南门命名“依斗”。另取杜甫《蜀相》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之句为小南门命名“开济”。
明清夔州府图
(光绪年间奉节古城图)
夔州古城经历过长江洪水浸漫,经历过抗战时日机轰炸,加之年久失修,城墙城门大部分倾圮,惟大南门与小南门及部分城墙仅存。
(1909年美国地质学家张伯林拍摄的夔州古城西门及城墙)
(1939年夔州古城依斗门)
(夔州古城依斗门)
(夔州古城开济门(乔德炳摄))
夔州古城墙(郑云峰摄)
03 耀奎塔
于奉节古城东5里永安镇窑湾村的耀奎塔,原名文峰塔。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夔州知府杨世英捐资,由知县王如琯领建,改名耀奎塔,以培风水。塔建成后,朝廷科考中三科有五人折桂,光绪版《奉节县志》曾有记载。由于耀奎塔屹立在长江边,且塔体是白色,老百姓俗称它是望江白塔。
耀奎塔坐北朝南,面临大江。耀奎塔为白色七层六角攒尖顶楼阁式砖塔,顶上塔刹饰铜质宝球。塔内有木质结构扶手楼梯,直通塔顶。塔体六角各有兽面呑口一件,面目狰狞,彩绘逼真。通高28米,每层一门,门错向开。第一层门楣上阴刻“直上青云”四字,两侧楹联为“万丈文光环六邑,三条瑞气溢三巴”。
(奉节耀奎古塔)
04 文峰塔
位于大江南岸乌云顶的文峰塔,始建于同治九年(1870年),原名青云塔。同治年间,三峡夔州地区连年遭受洪水灾害。民间相传,祸根是夔州府对岸乌云山后有一条名叫乌龙的妖龙在兴妖作怪。为镇压妖龙,时任夔州知府的鲍康号召所辖子民捐银建塔。每户捐银一两,历时三年,将此塔建成,命名青云塔。鉴于青云塔毁损严重,光绪十九年(1893年)郡守白诚瑞捐廉2000两重新修建。为振兴夔州文风,白诚瑞将青云塔更名为文峰塔。
文峰塔坐南朝北,通高25米,共九层,为六面楼阁式石榙。每层一门,门错向开。第一层门楣上有“直上青云”阴文石刻,两旁楹联为举人樊拱宸书,联曰“千佛题名高赤甲,九天矗秀步丹梯”,也是阴文石刻。
由于文峰塔年久失修,顶部已倒塌,仅剩4层。2011年底,政府重新修葺了文峰塔。
奉节文峰古塔(江述林摄)
05 太极亭
太极亭位于城西北后山莲花峰上,宋代周敦颐曾来夔州,因他曾著有《太极图说》与《爱莲说》,故邑人在城凿池建亭,亭名太极亭,池为莲花池。太极亭共3层,高7米,砖木结构。太极亭古朴典雅,雄峙莲花池畔,英姿挺拔,蔚为壮观。亭身倒映莲池,有“莲池倒影”之景。游人来此,登亭远望,一览江上风帆,二观夔城风貌,自有乐趣。有诗赞此景:“几看人世变沧桑,岭上莲池岁月长。太极能开天地秘,名花应遍水云乡。蛮风不折田田叶,瘴雨时闻冉冉香。我欲移根西阁下,少陵诗句并流芳。”
明万历年,太极亭曾有过修葺。嘉庆十一年(1806年),奉节县令许乃大重修。1983年,政府又曾拨款维修。因三峡工程县城迁移,新县城即在此建设。
(太极亭与莲花池)
06 文庙大成殿
清代,夔州府(奉节)有县文庙与府文庙两处。县文庙规模小,在城北卧龙岗下火神庙西侧。府文庙,洪武四年(1371年)知府盛南金建,万历元年(1573年)知府郭棐改建,明末毁于兵燹。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太守吴美秀、许嗣印捐资重修。清光绪十九年《奉节县志》记载“府文庙在府署东南,去古永安宫旧址数百步,嘉庆十七年代办府事县令蔡星重建。咸丰十年(1860年),邑绅邓秉元捐资重修。”府文庙主建筑群为大成殿5间,东、西庑及泮池等俱全。大成殿坐北朝南,殿前尚有古碑两块,一为“下马碑”一为“重修夔州府学记”残碑。大成殿西,就是刘备托孤的永安宫旧址。后府文庙改为夔州府学署,解放后为奉节师范学校。考虑到府文庙没有刘备托孤的永安宫影响大,1992年,由奉节师范教职工集资,以文庙大成殿为中心(包含永安宫旧址)修葺为永安宫。
永安古镇永安宫(郑云峰摄)
(永安古镇文庙大成殿前古树与二碑)
07 清净庵
清康熙年间,由比丘尼发玉培修,是奉节唯一仅存的著名尼庵。清净庵原在城外,系夔州古刹之一。咸丰三年(1815年),心福老和尚报请文县令批准,将庵由城外江北嘴迁至南门左城上今址。同治九年的(1870年)长江大水,清净庵被淹,心龙老和尚协助住持尼性资化缘重修。庵中有《清净庵重修诸殿碑志》详记其事。
文革中,清净庵内铜铸、木雕佛像24尊及一些线装佛经被捣毁,女尼私人珍藏的雍正皇帝御笔绘画达摩佛“一苇渡江”条幅及精装十八罗汉彩色画像也被抄。1969年清净庵改建街道明矾厂,众尼被迫迁往青石街邢姓私宅居住。1985年,政府归还庵堂,并拨款维修清净庵。新的山门直书“清净庵”三字,门楣额为“海印法光”,山门外风火墙有瓷质装饰性壁画。1986年重塑释迦牟尼、观音大士、阿弥陀佛、韦驮、弥勒佛5尊佛像。1989年,大雄宝殿两侧增塑十八罗汉。
(永安古镇清净庵(罗文大摄))
08 福音堂
基督教堂福音堂,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由英国传教士在永安古镇修建,紧邻清净庵。福音堂高9.9米,建筑面积305平方米,呈“T”形,座北向南,砖木结构,由两幢房的进深和面阔相通组成一串厅。山墙上开有大门,门上立有十字架。解放前,曾是三大教派(中华圣公会、福音道路德会、真耶稣教会)的基督教中心。此堂在文化大革命中曾改为硫酸厂,1984年维修复原。
在三峡移民工程中,福音堂被列为国家文物古建筑,于2001年12月18日整体搬迁复建到宝塔坪。
(永安古镇福音堂)
08 永安镇大东门街民居
奉节县城内的大东门民居,是清末民初古建筑群之一。在这20-30米的街道两旁,大部分为土家族风味的三层建筑:上面二层用于生活居住,下层临街为商铺。特别是几幢以木制结构为主的民居,走廊、门窗线条简练,做工精细,很是具有峡江风格。
(永安古镇大东门民居)
(永安古镇大东门三巷民居)
09 五马镇黄家老屋
清代康熙年间修建的黄家老屋,是奉节不多见的古民居。
(奉节五马镇300年前修建的黄家老屋)
10 昙华寺
昙华寺(昙花寺)位于奉节江南200里天生峡(地缝)处,由于寺中石壁上有一石,形如“观音坐莲”,故而又名石观音。大家都知道奉节的天下绝影天坑地缝,昙华寺就在地缝中心。清光绪十九年《奉节县志》记载“昙花寺,距城东北百二十里,殿宇极宏敞。相传创自唐代,明末毁于兵火,无碑石可证,仅存正德年铁钟一口。”
远眺昙华寺,傍壁而立,峡谷深深,危崖对峙。寺中供有石佛,座后有池水。池水来自崖顶飞泉下滴,据传饮之可袪病消疾,人们称其为“佛水”。
清乾隆年,有衡县僧性庵苦心重建,僧人大增。鼎盛时,殿堂楼阁、廨竂宇舍共160多间。一切用度,皆僧人自给自足。民国时期,聘宿学李茂森课读众僧,聘卢道人教僧众习武。1950年,庙充公用,像毁僧散。正殿、禅堂至今尚存,观音坐莲石像保存下来。
(奉节地缝中的昙华寺)
11 隆兴寺
隆兴寺,位于奉节县江南凤凰山,与昙华寺两山相对。成化已亥年(1479年),当地士民请云谷主修隆兴寺,殿廊俱备。咸丰十年(1850年),绅民捐资重修庙宇。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殿堂。鼎盛时期僧众上百,殿宇巍峨,游人香客如织。据传,隆兴寺曾有天井8个、殿堂竂廊80间。光绪《奉节县志》记载有“隆兴寺,距城东北百二十里。”1950年后,僧走庙毁,寺院多分给农民或办学等公用,仅留下皇经楼、十王殿以及咸丰、同治两块石碑。2003年,民众捐资重修寺宇,依佛制重塑圣像,道坚大和尚题写额匾,悬挂于大雄宝殿之上。
(隆兴寺)
12 高桥
高桥位于奉节江南荆竹乡回龙村北1000米地缝深处,建于清道光二年(1822年),后多次维修。桥为南北走向,横跨渡口两岸,为石质单拱桥,全长35米,宽4米。桥面距水面90米。
(高桥)
13 碗窑坝风雨桥
碗窑坝风雨桥位于兴隆镇碗窑坝,跨溪而建,溪中间以石礅为基,上面是木制结构廊桥连接两边。据传,此桥建于清代。
(奉节兴隆镇碗窑坝风雨桥)
14 天仙观
位于奉节县西北长龙山上天仙观,历史悠久,闻名于世,是渝东、陕南、鄂西交界处方圆数万平方公里的道教圣地。且天仙观建在长龙山龙头之上,颇有些武当山金顶的意味,因此也称为“川武当”。
相传,汉光武帝刘秀之妹躲避王莽战乱,流落到此,路遇草寇拦路打劫。谁知公主武功高强,制服了草寇。她看此处地势不错,便在此驻足修炼,遂得道成仙。后来,光武帝追谥其为天仙公主。世人为纪念她,捐资修观,观名天仙。清光绪十九年《奉节县志》记载“天仙观距城东北百四十里,观在长龙山绝顶,崖石峻削,螺旋以上。供奉真武祖师,最著灵异,香火极盛。”道光年《夔州府志》记载,明朝初年,道教始祖张三丰曾来过此观“明初,张三丰与僧广海善,寓居于寺七日。临别,赠以诗并留草履一双、沉香三片而去。”根据庙碑记载,道光、咸丰、光绪年间,均有修缮,民国十五年(1926年)补修前后殿。
天仙观建在车家坝河与梅溪河交汇处的龙头山龙头之上,山势突兀,如同巨龙昂首。从山脚下蜿蜒向上的石阶,直达天仙观,观门联云:“四面山高云作顶;两条河抱寺居中”。总面积约600平方米的天仙观堪称建筑精品,特别是凌空飞架的望江楼,更是令人叹绝。正如门联所言“象外神游,四面峰峦三面水;空中结构,二分人力八分天”。天仙观内楼室通连,空阔平坦。楼室分内外两层,外层为走廊,供人凭栏眺望;内层为客室,供人歇息。
清代的天仙观什么样?道光版《夔州府志》有记载——“观在长龙山绝顶,远望上锐下圆,形如斗笠,左右及后背皆空,两溪夹绕其间,亭亭独立。螺旋以上,约十里许,至绝顶。则前面至岗梁亘亘一二里,座石多作龙鳞状。山端一峰钎峙,峰后为天仙观,老氏居之,供奉真武祖师,相传极灵异,岁有雪公扫殿。九月一日至九日香火极盛遐迩,届期先至此宿焉。士人称为川武当,不知创自何代。嘉庆初为教匪所毁,后重为募建。后殿塑仙女像,俗谓天仙公主,为昔落草成神者。”清代有一位诗人白舫游览天仙观后有诗赞:“白云扫尽秋风清,四山叠绕如列城。中有一峰独孤立,形如覆笠高不倾。两溪夹绕互萦带,苍苍遥挹拟蓬瀛。蚁路盘盘苦攀陟,举足螺旋难力争。舆殆人疲跻绝顶,长岗石作龙鳞生。峰后咫尺得仙观,数辈羽士虚左迎。时值重九前一日,香火丛集堂殿盈。”
民国间,因匪人占据天仙观,驻军平匪,战火毁掉望江楼。虽然1943年王楚珩父子倡捐重修,但规模大不如从前。解放后,仍有道人在此观住持。文革中,天仙观再次遭劫,元气大伤。上世纪80年代后期,有人建小观,初一、十五,仍有人膜拜。
公平镇正在开发复建,拟恢复成旅游区。
(奉节长龙山天仙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