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卡介苗疫苗打在哪个位置好(打针的位置有讲究)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3-10-16 01:55:38

​​相信每个人的童年噩梦中,都少不了有打针这一项。人生第一次打针时的情形也许大家都不记得了,但不难想象到那个画面:稚嫩无辜的眼睛好奇地望着护士阿姨,当我们还沉溺在护士阿姨温柔的笑容中时,哇哇哇~疼! 从那以后,举着针管走来的护士阿姨在小朋友的眼里可能都变成了故事里的大灰狼。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打针基本是每个人都躲不掉的事情,即使身体健康的人,也免不了出生后陆续接种的一系列疫苗,如乙肝疫苗,卡介苗等。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注射疫苗的时候,都是撸起袖子往大臂上扎,基本上看不到往屁股上打疫苗的。而如果是发高烧打退烧针,则往往要打在屁股上。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那么为什么打针的部位会各有不同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注射方式以及注射部位,看了之后,相信大家就会有答案了。

人们常说的打针、扎针,医学术语叫做注射,注射不同于吃药,药物注射到体内后,可快速进入血液,经血液循环,到达病灶并开始起作用。 按药物注入部位的深浅,注射可分为皮内注射,静脉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4种注射方式

但选择哪种注射方式是很有讲究的,不同的注射方式对注射部位和药物种类与用量都有严格的要求。

皮内注射是指将药物注入皮肤组织内(表皮层以下,真皮层以上)的注射方式,主要用于部分疫苗接种(接种卡介苗),皮肤过敏测试(青霉素皮试等)和局部麻醉的准备工作(普鲁卡因皮试)等。

医用手臂皮内注射模型皮内注射的药剂量一般很少(如0.1毫升),大部分情况是用于观察患者对药物的过敏情况,所以注射部位常选择皮肤较薄,颜色较浅的位置,且进行皮肤消毒时不能用安尔碘等有颜色的消毒液,而要用75%的酒精,以便于局部现象的观察。 而接种疫苗(卡介苗)时一般选在大臂的三角肌下缘处注射,可进行常规消毒。 可别觉得打针是很简单的事儿,进行皮内注射时,需要十分谨慎,因为若不小心把针头扎深了,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后果。

如接种卡介苗时对注射要求非常严格,一定要进行皮内注射,禁止皮下和肌肉注射,否则接种者会出现“寒性脓肿”,也就是形成化脓反应,甚至出现溃烂。 因此,打针的时候,不仅护士要很谨慎,患者也要很配合,平静下心态再开始打针,否则一个哆嗦,导致皮内注射变成了皮下注射,后果还是很痛苦的。

皮下注射和皮内注射,虽一字之差,却天壤之别。

皮下注射是指将药物注射到真皮层和肌肉层之间的皮下组织内的注射方式,主要适用于不能口服使用但需要迅速达到药效的药物(注射胰岛素、肾上腺素等),部分疫苗接种(麻疹疫苗、甲肝疫苗等),局部麻醉用药等。

垂直皮下注射时捏起进针处的皮肤皮下注射的药剂量一般不少于1毫升,且进行皮下注射时进针角度不宜超过45度(适用于6~8毫米的长针头),否则容易注射到肌肉层

也可以进行垂直注射(适用于4~6毫米短针头),一般需要提起皮肤形成褶皱再进针(如上图所示)。 有研究表明,垂直皮下注射法相较于传统的斜刺皮下注射更优良,前者损伤小,不易损伤神经末梢,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适用于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 因此,大家经常会看到糖尿病患者会选择在大臂上或者腹部垂直注射胰岛素,而注射疫苗时基本是在大臂上进行垂直或斜刺法注射。

那是不是皮下注射只能是在上臂或者腹部呢? 其实皮下注射可选择的部位有很多,有上臂三角肌下缘处、腹部、后背、大腿外侧和前侧等。

需要注意的是,皮下注射应避免在同一位置重复注射,因为在一个部位短时间内反复注射,会增加淤青和硬结的发生率,还会影响药物的吸收率。 因此,需要长期进行皮下注射的患者(如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有规律地轮换注射部位(如下图),这样有助于减少损伤,使药物更充分地吸收。

如果皮下注射的时候一不小心又扎深了,就会扎到肌肉组织,这就变成了肌肉注射,说到肌肉注射,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肌肉注射(简称肌注)是指将药剂注入到肌肉组织内的注射方式。提起肌肉注射,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臀部一紧,想起了某个痛彻心扉的时刻。

有多少人扛过了皮内、皮下注射和下文要介绍的“打吊瓶”,但偏偏哭晕在打“屁股针”的椅子上。为什么肌肉注射这么疼呢? 是因为肌注要穿过更多层组织,使用的针头较粗,并且适用于肌注的主要是不宜用作静脉注射,刺激性较强,用量较大的药物,如青霉素、头孢氨苄、庆大霉素、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狂犬疫苗等,其药效要比皮下注射更迅速。

面积大,肌肉组织较厚的臀大肌是肌注较常选用的部分,其他适用部位还包括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和上臂三角肌等。由于臀大肌深处分布着人类全身最粗大的坐骨神经,为了避免使坐骨神经受到损伤,所以进行肌注时精准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一部分人群如2岁以下的婴幼儿不适合在臀大肌上进行肌注,因为这个年龄段的臀部肌肉还未发育好,易造成坐骨神经损伤。这时可以选择血管和神经分布较少的臀中肌或臀小肌进行肌注。 有时也会选择上臂的三角肌处进行肌注,但由于该部位肌肉层相对较薄,所以不适于药剂量较大的肌注。 前文提到打“屁股针”是很多人都谈起色变的事情,所以患者经常会由于恐惧出现躁动或肌肉过于紧张的情况,在注射时可能会造成针头滑出或针头折断。

前者还好说,顶多是安抚好情绪后再来一针;后者就没那么简单了,如果折断的针头完全埋于皮肤组织内,无法及时拔出,就免不了要挨上一刀,手术取出了。 所以如果“不幸”要进行肌肉注射,索性放松下来,一咬牙也就挺过去了,要是因为恐惧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可就得不偿失了。 但也有一些人实在惧怕“屁股针”,宁愿选择耗时长的“打吊瓶”,也不进行短暂的肌肉注射。悄悄说一句,小编就是这样的人。

人们常说的“打吊瓶”,就属于静脉注射中的一种形式。静脉注射是指将药物、血液、营养液等物质直接注入静脉中的注射方式。

有短暂性与连续性之分,短暂性即用针筒直接将药物注射进静脉,连续性则是以静脉滴注的形式,俗称“点滴”、“打吊瓶”等。

短暂性静脉注射|百度百科

连续性静脉注射|百度百科适用于静脉注射的药物主要是需要迅速发生药效,或因浓度高、刺激性强、用量大,不适用于其他注射方式的。 血液和营养液的输送方式一般也进行静脉注射。用于试验检查、诊断时,也是由静脉注入药物,如为肝、肾、胆囊等X线摄片。 最常见的静脉注射部位是位于浅表层、暴露充分的浅静脉,常见于手背,脚背和踝部。由于手背和脚背易于固定,所以常适用于时间较长的连续性静脉注射(即打点滴)。

用于血液检测时的抽血部位一般选择血管粗大的肘窝处的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和头静脉。该部位不利于固定,所以一般是用于短暂性静脉操作。 静脉注射由于其直接将药物作用于血液中,药效最快,而且痛苦较轻,所以一部分患者为了尽快缓解病痛,会一再要求医生给他“打点滴”。据世卫组织统计,“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的输液”。 此外,由于连续性静脉注射输入的药量大,让一些患者认为该注射方式存在安全隐患。

如有些人认为输入的药液中含有一些微粒,会沉积在体内的毛细血管中,对身体造成危害;也有人认为消毒处理和操作不规范的话,会直接将病原菌大量输入到体内;更有甚者会有输液等于“慢性自杀”的言论。 当然,这些都是夸大和不实言论。

首先在注射针头前方就设有滤膜,可以过滤掉微粒,再者,就医要去正规的医疗机构,是不会存在消毒或操作不规范的现象。“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是一种合理的用药形式,选择哪种注射方式也要严格遵循医嘱,不能图“一时之快”,盲目滥用自认为起效快的注射方式。 常见的4种注射方式已经介绍完了,想必大家对在什么位置打什么样的针有了一定的了解。

了解了这些基本知识后,也许对打针就不会有莫名的恐惧了。也希望大家都能身体健康,除了必要的预防接种外,让打针这一童年噩梦不会再在记忆中复苏。

审核专家:曲波

长江航运总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

本文来自:数字北京科学中心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