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一章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也是理解《老子》的一把钥匙。
“欲”代表的是自我意识的觉醒。无欲,就是出现自我意识之前的状态;有欲,就是已经出现自我意识的状态。有了自我意识,就有了分别心;有了分别心,就会出现欲望。所以,老子用有欲、无欲来划分自我意识的有无状态。
无欲的状态看到的是什么呢?看到的是“妙”;有欲的状态呢?看到的是“徼”。那么,如何解读“妙”和“徼”呢?按照今本的字面,一般解释为“微妙”和“边界”。这两个字按照它们的字义如此解读,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深入探讨一下,却发现了大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无欲和有欲,是两种相反的状态,那么,在两种相反状态下的观察,也应该是相关联的两种相反的结果。但“微妙”和“边界”没有联系。所以,这种解读一定不会是老子的本义。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原来出现在版本的流变上。
首先我们看“妙”字。古老的帛书本这个字并不是“妙”,而是由一个目字旁也就是眼睛和“少”字组成的“眇”,《周易》履卦爻辞当中的“眇能视”,用的就是这个“眇”。这个字形是会意字,“目”和“少”组合在一起,意思是少了眼睛,或者指瞎了眼睛,或者指视力不济。那么,视力不济的结果是什么?视力不济的结果就是看不清楚。所以看不清楚的状态就是“眇”。什么东西会让人看不清?《老子》第二十五章说:“寂兮寥兮”,其中的“寥”就是看不清,那么,“寂兮寥兮”说的是什么?说的就是“道”。本体论的道就处在看不清的状态,就是“眇”的状态。
这是“眇”字。那么,“以观其徼”的“徼”字又该怎么解读呢?这是在传抄过程当中出现的错误,或者委婉点说,这个字其实是个通假字。通假的是哪个字呢?我们来看一下其他早一点的版本就知道了。
敦煌甲本这个“徼”字写作“日”字旁,马王堆帛书本写作“口”字旁。都不是通行本的“彳”旁。那么,怎么来理解这个三个不同偏旁的差异呢?或者说,哪一个偏旁是对的呢?在中国造字的六书体系中,有最为重要的一大类就是形声字。比较古老的形声字,就是为了解决原始汉字一字多义而引起歧义的问题。最初的汉字,往往一个字形可以有多种解读,所以必须放到一定的语境当中,才能领会它在这里表达的是什么含义。而如果给它加上了偏旁,就可以限定它的某一项含义,这样一来,就是没有语境作为参考,我们也不至于搞混它的含义。
不过,最初的形声字并不怎么严格,在出土的大量的简牍帛书中我们发现,战国到秦汉时期的文献偏旁的书写往往比较随意,这很可能是与在把听来的写下来这个过程中,经常使用同音字有关,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通假字。所以,越是古老的文献,偏旁往往只能做一个参考。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最好的办法是搞清楚偏旁之外的那个主字形。比如这个“徼”字,我们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搞清楚去掉偏旁的剩下的部分,这个“敫”字到底是什么含义。
去掉偏旁的这个“敫”由三部分组成,左边上面是“白”字,下面是“方”字,右边是“攵”。但其实这个字是“白”字与放大的“放”的组合。“白”代表的是光亮,所以,这个字形最初的含义是光亮被放出来。
由此一来,“眇”字和“敫”字就形成了对比。“眇”是看不清的隐含的状态;“敫”是显露出来完全看得清的状态。敦煌甲本加“日”字旁,表明的是视觉显露的状态;帛书本加“口”字旁,则是听觉显露的状态。因此,表明的都是一种显露的状态。
由此,我们就破解了“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含义。在自我意识还没有生成之前,是处在一种隐性状态;在自我意识形成之后,则处在一种显性状态。如果你想观本体论如如不动的状态,那么就需要摒弃自我意识,处于一种无欲状态;如果你想观世间万物呈现的状态,那么就要回到世间恢复欲念。
这其实与“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中的“始”和“母”是互相联系的。“始”的特点就是“眇”,看不清;“母”的特点就是“敫”,看得清。只是这里加入“欲”的概念之后,就引入了天地人三才当中的“人”。三才由此而具备。
老子接下来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这个“此两者”难倒了我们后人。“此两者”到底是哪两者?
我们看大家都怎么说。
河上公说:是有欲、无欲。
王弼说:是始与母。
王安石说:是有与无。
当代学者张松如说:是其妙、其徼。
那么,到底谁说的对?其实说的都对。
从文义来说,“此两者”就接在“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下面,所以指的就是“常无欲,以观其妙”,和“常有欲,以观其徼”这两者。而其中就包含了有和无、有欲和无欲、其妙和其徼。也就是说,“此两者”指的是隐性的本体状态和显性的世间状态,而这与“始”与“母”也是相互联系的。所以以上答案都是对的,或者说都不完全对。
隐性的本体状态和显性的世间状态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原来是一件事物的一体两面,相当于手心手背,所以是“同出而异名”,来源相同,名字不同。如果给它起个名字,叫什么合适呢?就叫“玄”吧。所以是“同谓之玄”。
“玄”是什么意思?“玄”最初的字形是一个绞丝的象形,是微小义。微小则看不清,所以引申出来的就是看不清的状态。什么状态下看不清?深不可测则看不清。所以,玄字引申为幽远看不清,引申为深而又深的颜色。而深而又深的颜色,就可以视为黑色,所以黑色可以用“玄”来代替。
“常无欲,以观其妙”是玄,“常有欲,以观其徼”也是玄,所以是“玄之又玄”。玄到什么程度?玄到像黑洞。我们都知道,黑洞强大的引力,连光都逃逸不出来,所以黑洞就是一种玄。而黑洞,正类似于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奇点。
奇点对应的恰恰就是古人描述本体即将形成世间万物的那种状态,含万物而万物尚未呈现的太极状态。一旦爆发,则由隐性变为显性,所以,老子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所有的隐性变为显性,都是通过这个路径。(一苇《道德经》解读音频正在喜马拉雅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