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须是凉性还是热性(药性各不同)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3-02-24 11:40:42

现在人们都注重保养,没事儿吃点人参,结果身体没补好,上火的症状倒是出现了,那样还不如不吃!

补益的参有7种,每种功效都不同,快看看哪种才是适合你的吧。

1、 人参——补元气——适合体弱气虚,久病康复之人

人参大补元气,为治疗虚劳内伤第一要药,亦为补脾肺气的要药。《神农本草经》:“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故凡大失血、大汗、大吐泻,以及一切疾病导致的元气虚极欲脱之证,单用本品即效。人参还有补益肾气作用,不仅可用于肾不纳气之短气虚喘,还可用于肾虚不固。

人参因种植和炮制不同分为很多种:

2、 党参——主补中气——适合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者

党参以补脾肺之气为主要作用,并且既能补气,又能补血,常用于中气不足之体虚倦怠、食少便溏;气血两虚证而见面色苍白或萎黄、乏力、头晕、心悸等症,对于久病卧床形成的褥疮、或者伤口长期不容易愈合效果很好。

人参与党参区别:均能补气,皆治气虚证。但党参重在补中益气,无补益元气之功,治疗中气不足证可以代替人参使用。至于元气将脱证,当用人参大补元气以救治,不可用党参代之。

3、 西洋参——主补气养阴——适合气阴两伤、虚而有火之人

西洋参不仅能补气、养阴生津,还能清热,兼能养肺阴、清肺火、养心阴、滋脾阴。《医学衷中参西录》称之:“能补助气分,兼能补益血分,为其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西洋参亦能补益元气,但作用弱于人参;其药性偏凉,兼能清火养阴生津。适用于热病或大汗、大泻、大失血,耗伤元气及阴津所致肺、脾、心气阴不足而神疲乏力、气短息促、自汗热黏、心烦口渴、尿短赤涩、大便干结、舌燥、脉细数无力等症。

4、 太子参——主补气养阴,偏于补气——适合脾肺气阴虚者,药性较平和

太子参能补脾肺之气,兼能养阴生津,属补气药中的清补之品。《神农本草经》谓其能“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

太子参,其用介于党参之补、沙参之润之间,其性不温不凉,不壅不滑,确系补气生津之妙品。

太子参与党参的区别: 党参与太子参相比,显得升补有余而滋养不足,太子参较之党参,补而不燥,滋而不腻,既能补气,又能填阴,可谓阴阳俱生,特别适合病后瘦弱无力、体虚自汗者。

5、 玄参——主养肾阴,还能清热凉血——药性寒凉,适合火热较重者

玄参咸寒入血分而能清热凉血,又能泻火解毒,治温病热入营分,身热夜甚、心烦口渴、舌绛脉数者,正如《本草纲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 因为其性寒凉,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服用

6、沙参——主补胃阴而生肺气——适合肺胃气阴不足者

沙参清热补气,既能清肺胃之热,又补肺胃之阴。适用于阴虚肺燥有热之干咳少痰、咯血或咽干音哑等;胃阴虚有热之口干多饮、饥不欲食、大便干结、舌苔光剥或舌红少津及胃痛、胃胀、干呕等症。

古人虽然有“人参补五脏之阳,沙参补五脏之阴”的说法,但本品若与人参相提并论,则实为差之太远,用者要心中有数。并且外感风寒之咳嗽和肺中素有内寒之咳嗽均忌用。

7、丹参——主活血化瘀,祛瘀不伤正——适合心脉淤阻,痹症者

丹参善能通行血脉,祛瘀止痛,广泛应用于各种瘀血病证,化瘀活血疗诸疾,上下虚实皆可用。《本草纲目》谓其“能破宿血,补新血” ;《妇科明理论》有“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之说。

丹参性寒味苦,活血祛瘀,活络通痹,推陈生新,行而不破,达脏腑百骸,安神除烦,解毒凉血,消肿止痛,排脓生肌,治痈疮疥痢。辨证施方,灵活多变,妙用丹参,每获效验。但需注意凡脾虚便溏者、妊娠者均宜慎用。

药无贵贱尊卑之分,而皆贵在应用之法。中药带参字的,一般均有补益作用,但也分寒热温凉,要分清哪种适合自己,否则可能出现上火,脾胃失常等症状。

我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坚持分享中医知识!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如果大家觉得写得对您有益,就点个赞,转发给更多的人吧!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