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台计算机有多重(一起聊聊背后的科学)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3-03-20 12:26:40

春节期间,历经七年筹备拍摄的《三体》电视剧掀起一波观剧热潮。从剧中人物、演员演技到“抠书式拍摄”,神还原的《三体》电视剧广受好评。

抖音飙升热点截图

1月29日“三体人列计算机算法好牛”登上抖音热搜榜。这是《三体》播出的最新剧情,“人列计算机”的影视化让不少观众直呼震撼,仿佛“梦回奥运开幕式”。如何理解人列计算机?天目新闻记者和你一起聊聊这背后的科学。

人列计算机局部演示 图源:网络

在虚拟游戏《三体》中,为了揭示三体世界中三个太阳的运行规律,“冯·诺伊曼”说服“秦始皇”,用三千万秦兵组成一种计算机器,来计算三体问题,即“人列计算机”。

而历史上的冯·诺伊曼被誉为“现代计算机之父”,其提出的程序存储、二进制编码等,奠定了现代计算机基础,深远影响着计算机的设计。剧中这一情节正是借助“冯·诺伊曼”之口,向观众巧妙地科普了一些基础的计算机原理,只不过构成计算机的不是半导体或晶体管等电子器件,而是纪律严明的大秦士兵。

那么,人列计算机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冯·诺伊曼”让三个士兵站成三角形,分别代表“入一”“入二”和“出”。三个士兵为一组,执行二进制计算:除了两个人都举“白灯”时,代表“出”的士兵举“白灯”,其余情况下,他都举“红灯”。

“也门” 图源:网络

事实上,“冯·诺伊曼”所介绍的,是计算机的一种门部件——“与门”,其特点即:当两个输入都为1时,输出为1,其余情况输出为0。除了与门以外,还有或门、非门,“冯·诺伊曼”也用相似的手段,利用大秦士兵组成。

由0和1组成的二进制算法,是计算机的基本原理,而与、或、非这三种基本逻辑运算是整个计算机的基础。借助飞速的计算速度,我们习以为常的“电脑”将计算结果以不同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运动的游戏人物、流畅的影视剧情,本质上都是信息视觉化呈现的结果。

当成千上万“组”士兵汇聚一堂,便组成了三体世界中最早的计算机,“秦一号”。俯瞰这台由三千万大秦士兵组成的“计算机”,红灯和白灯此起彼伏,士兵们的反应速度越快,这台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就越快。

不过,相较于我们通用的“电脑”,人列计算机没有显示器,没有键盘,也没有鼠标,借助它,如何计算出三个太阳的运行规律吗?

其实,早期的计算机体型十分庞大。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重30余吨,占地约170平方米,肚子里装着18000只电子管。这些晶体管分组组成逻辑门,我们可以将其看作一个简易的开关。1代表晶体管“通电”,0代表晶体管“断电”。计算机借助与门、或门、非门进行计算,其包含的金属片开关在0或1的指令性下进行摆动,摆动速度越快,信号传递速度越快。在这个运算过程中,计算机上的一排排指示灯会不停交替闪烁。

早期计算机 图源:网络

这样看来,《三体》中的人列计算机其实是在模拟早期电子计算机的运行方式。大秦士兵如同一个个晶体管,他们手中的灯就是计算机上的指示灯。士兵们通过举不同颜色的灯,表示晶体管开关的“0”或“1”。只要运算速度足够快,它就能解决复杂问题的计算。无怪乎有网友感叹,“基本上就是上了一节计算机原理入门课”。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