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蒲天国
过了腊八就是年。
年味愈浓,市临园干道两旁树上一夜之间挂满红灯笼。
地处临园路西段的我们单位大门上还需要一副春联,我暗自思忖。每年春节来临之际,都有一个“重头戏”,就是由我结合实际自拟自书一副对联,这无疑既要有书法功底,又要有文学素养,还要知行业特点。其实,很多单位都是买现成的、或请人写,而我总有较真劲,爱给自己加压。张贴出去的对联,大庭广众下经得起评判,我得好好思量,全力以赴,体现水平。首先,在选择字体上,我认为春联尺幅大、字数多,写伊秉绶的隶书体厚朴雄强,端庄儒雅。在对联的创作上,组字则要重点向选择的伊体去靠,切不能马虎应付,糊弄大家,毕竟书法人一眼明知。其次,在书写上,一定要兴奋,要进入写字状态,过重于字形则势弱,过于随心字不似则欺世。再次,到处已是春节的氛围,春联张贴要及时,迫在眉睫。
去年,我写了一副12字联,上联:情暖三农戊岁己成新气象;下联:振兴经济猪年更做大文章。喻意到位,文词浅白,对仗工整,平仄押韵,气势充盈。今年的对联怎么作,我在去年12月下旬就在思考,反复斟酌,结合中央和上级主管部门对农村信用社行业的要求,重点在初心和使命上做文章,拟写了一副13字对联,上联:服务实体政策符心春风化春雨;下联:振兴乡村金融落地黄土变黄金。内容确定后,我又颇费一番心思,广泛搜索这26个字的伊体,虽有个别未找到,大体领悟到伊体的风格。我对找到的字,逐一先用报纸练习,对结体烂熟于心,真正创作时则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在星期五下班很静的时候,我铺开纸笔,挥毫泼墨,一气呵成,反复研看,感到自然,效果不错,随后拍照上微信朋友圈,一些懂行的书友点赞,让我更添一些信心和底气,只待张贴了。
说起春联,我打小就与之有缘。
大家都知道,春联起源于“桃符”,五代十国便盛行,据说蜀后主在卧室门上贴有“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是历史上第一副春联。春联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由于我自小喜欢书法、画画,对村里办喜事写婚联很感兴趣。院子里堂兄结婚或姑姑出嫁,凡请来村上的王老夫子或学校的苟老师写婚联,我总是守在旁边端墨牵纸,馋眼细观,直到结束,不知疲倦,暗自揣摩。那时我虽对对联内容似懂非懂,但还是为先生们的渊博知识很是佩服。随着我对知识的积累,后来才知道对联中有很多典故,写诗作对引经据典越多,越见功力和水平。比如婚联中“之子于归”是女子出嫁,出自《诗经》,蓝田种玉、红叶题诗、天作之合都有典故。80年代初,我在苟老师手下读小学三年级。一次我看到他挥毫为二爷嫁幺女写婚联,不时翻看一本《声律启蒙》时,我从心里对写对联有了最初的美好邂逅,对文学有一种朦胧的爱。书中“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的内容格外让我着迷。那本《声律启蒙》尤有魔法,随时摄我心魄,让我牵肠挂肚。我总趁苟老师不在,去他办公室偷偷翻上两页,牢记其间一句、几句、一段,两段……聊以解馋。加之字是竖排,注解艰涩,幼小的我无法全然理解,又想弄明白,不敢启齿奢望索书,便悄悄拿了《声律启蒙》,并爱不释手,熟读熟记,方知道对联中的奥妙,也为我后来能够创作对联打下基础。我为此事还写过一篇美其名曰《盗仙草》的文章刊发。
在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后,创作对联成为我一大爱好,写对联成为一直伴随我的一项工作内容。90年代初,在乡镇企业系统工作时,开大会总由我创作并书写一副提振士气的对联。每年春节回到老家,我总是为院子里写春联以增添节日喜气。因为写对联,我的写作能力大大提升,并小有名气,得到领导器重,使自己成长起来。2008年,长春一男子创作出“404字迎奥运会长联”上联,自出2008元奖金征集下联,我应征的作品获得优秀奖,并获赠奥运会组委会文集一套。平时,我也积极参加一些征联活动,不断锻炼积累,乐在其中。
庚子新春在即,我除了写好单位的春联,还组织辖区内各县市区农信联社和农商银行办公室,抽调喜欢写书法、摄影的朋友们,组成文艺小分队,深入全市乡镇设点,为村民免费写春联、送福字、拍全家福,让“文艺惠民”活动深入人心,把我写春联的长处惠及于群众,展示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的责任与担当。
作者单位: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绵阳办事处
【壹点号 山东创作中心】出品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