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眼镜蛇会有两种样子(哪个毒性较强)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3-07-24 18:09:17

我们最常听见的毒蛇,第一反应就是眼镜蛇,相信大家在影视中也见到过,印度人吹笛子,

在篮子中的银镜蛇会站起来起来跳舞。这是怎么一回事,是眼镜蛇听的懂音乐吗?中国的眼镜蛇与印度的眼镜蛇有啥不一样

为什么又要叫它眼镜蛇呢,它看起来也没有眼镜呀,

以下文章咱们就一起来看看。

首先来看看它为何名为眼镜蛇:眼镜蛇学名膨颈蛇,因其颈部扩张时,背部会呈现出一对显眼的黑白斑点,远处看似眼镜状的花纹,因此故名眼镜蛇。

中华眼镜蛇

以至于印度人吹笛子来让眼镜蛇跳舞是怎么做到的?是这些眼镜蛇被驯化了吗?

还是它们本就是“爱”听音乐的蛇呢?

眼镜蛇之所以听到笛声就从竹笼里钻出来,并非是它们听懂了音乐,而是因为眼镜蛇是靠着声波去感受周围的环境的,眼镜蛇的领地意识非常的强。如果发现外来者靠近自己的领地,它们就会膨颈扩张随时做好攻击准备。因此我们看到的印度人能让眼镜蛇跟随着吹笛人左右摇摆,正是利用了眼镜蛇靠声波来判断周围安全的特点,让我们看到了这么“神奇”的一幕。

“闻笛起舞”

我们中国也有眼镜蛇,那么中华眼镜蛇与印度的孟加拉眼镜蛇,有什么不一样。

首先来看看他们有啥相同之处:

形态特征相近,中国眼镜蛇和印度眼镜蛇在体型上都比较粗壮,身长可达到2米长左右,身体前部呈三角形状,头颈部扁平而又宽大,眼睛特别的突出,呈现“眼镜”形状,同时嘴巴也很大,身体颜色通常为浅灰色或棕色,给人展示出非常醒目的色彩。生活环境也相近。大多数蛇类通常都喜欢生活在较为相对舒适潮湿的环境,比如如森林、沼泽、水塘等。

生活习性:

它们都是昼伏夜行的动物,喜欢在夜间出来觅食或者繁殖。

攻击咬合方式:

眼镜蛇通常在攻击的情况下,颈脖通常会扩张展开,随时发出致命一击,下颌皆可以张开180度以上,且颚骨上均有杯状锥形牙齿。这就是他们的毒牙,毒液主要通过这两颗毒牙来送到被攻击者的身体内部。从而引起刺激和损伤。

不同之处:

最基础的就是这两种蛇分布的地区不同,中华眼镜蛇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的,东南部和我国华南及华中地区。

而印度眼镜蛇则主要分布于印度次大陆,以及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和缅甸等地区。这两种眼镜蛇的分布区域还是比较远的,也没有发现发生交叉的情况。

再者就是它们体长上的不同:

中华眼镜蛇比印度眼镜蛇相对较为短小一些,中华眼镜蛇的体长平均长度为1.5米左右,而印度眼镜蛇则要比中华眼镜蛇长上不少,印度眼镜蛇身长可达2.5米左右,两者相差了1米左右。

中华眼镜蛇头部背后都有一个耳状孔,它们的颜色和斑纹不同,中华眼镜蛇身体主要为黄棕色,并在身体上有黑色的环带。

而印度眼镜蛇,则以黑色或深褐色为主要颜色,同时其头顶会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眼形标记。

在食性上面:

中华眼镜蛇主要以鱼,蛙,鸟,老鼠等其他小型哺乳动物为食,

而印度眼镜蛇更偏向于,啮齿类以及其他爬行动物。

在毒性上面:

中华眼镜蛇与印度眼镜蛇都属于高度毒性,其中毒液都含有神经毒素,细胞溶解素等成份,如果不小心被咬到,可造成严重伤害,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就医会危机到生命危险,虽然中华眼镜蛇与印度眼镜蛇的毒性方面有着微微的差异,但是大多数动物学者会认为它们两个的毒性差别非常的大。

首先就是体型的大小决定于释放毒液量的多少,中华眼睛蛇比印度眼镜蛇毒性就小的多,

释放的毒量也比印度眼镜蛇的少。

而被中华眼镜蛇咬伤致死的案列很少,被咬的伤口溃烂面积也没有印度眼镜蛇的大

其中的主要原因还是印度眼镜蛇摄入的毒液量很大。

中华眼镜蛇和印度眼镜蛇都是毒蛇,都属于同一科的物种。尽管它们都是毒蛇的一种,但在经济意义上也是重要的蛇类,因为它们的毒液被广泛用于制作药品和抗血清。

其中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和神经生长因子具有抑菌抗炎,抗过敏和减轻皮损的作用。毒素也是一种中药,辛,温,有大毒,用于直通,破血散结效果。

毒蛇在捕食上面通常会静静的等待猎物的上钩,随后猛的向猎物发起攻击。上颚长长的毒牙会深入到猎物的肉体里边,将毒液注入到猎物体内。随后再用身体死死缠住猎物防止挣脱,这样做的目的也是让猎物窒息而亡。一些行动比较灵敏的动物,可能会直接从蛇口中逃脱。

不过只要被毒蛇的毒液咬住,跑的再远也终究逃不过死亡的命运,

毒素会在数个小时内将猎物至于死地,这时候毒蛇只需要利用自己的舌头,

在空中寻找猎物的气味,最后还是能将猎物找到。

值得一提的就是:

毒蛇在捕食猎物时还要考虑对头部和身体的保护,在伏击式攻击中,它们通常只攻击猎物的头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避免猎物的反击。

而在追捕过程中,它们会扭曲身体,采取S形前进并灵活变换角度,以便更好地攻击猎物,并保持自身不受到伤害。

最后总结:

中华眼镜蛇与印度眼镜蛇在外貌上、行为上和毒性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虽然这两种蛇类有许多不同之处,例如头部形状和身体尺寸大小等。但它们共享几乎相同的生态角色和适应环境。同时由于它们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两种蛇类的保护和研究,以确保我们人类的安全和健康。

如果我们在野外遇到眼镜蛇,不要试图去挑衅它们。毕竟这一类带毒的动物,是十分的危险的。我们还是自觉乖乖远离它们即可。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