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人来说,盲盒并不陌生。看起来并无二致的外观,却往往内藏乾坤。消费者兴致勃勃,试图以小博大收获新鲜感。商家乐见其成,价格不低、销量不菲,更是获得感满满。然而,这个原本各取所需的买卖等式,正在“网络盲盒”的冲击下渐渐失去平衡。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所谓“网络盲盒”,多指在电商平台或盲盒应用上,以“低价”“保底”“捡漏”等为噱头销售盲盒类商品的行为。“19.9元用上华为手机”“9.9元搏一搏”“开盒必中苹果产品”……从满天乱飞的营销话术中不难发现,网络盲盒的操控空间更大、不确定性更高、信息不对称更明显。不同于明码标价的盲盒产品,网络盲盒不再是线下的“所买即所得”,而是通过随机发货甚至线上抽奖的形式才能一睹真容。但是,承诺的奖品真的存在吗?抽奖的概率真的靠谱吗?这里面的水恐怕“很深”,大多数人“很难把握得住”。
平心而论,除了开盲盒的惊喜感、收集欲,网络盲盒的消费群体多多少少都有点“薅羊毛”的心思。有人坦言:“购买盲盒的过程和买彩票有着相似的心理体验”。只不过,“最高明的猎人往往以猎物的形式出现”,究竟谁在占谁便宜真的说不准。号称能开出上万元的商品,结果打开一看只是个几块钱的挖耳勺;即便开到上千元的戒指,结果发货后到货的却是一个“钉子”;纵然别无所图、回本就行,但虚标的价格可谓谁搜谁心塞……事实上,以小博大的结果极有可能是“因小失大”,孤注一掷的后果必然是“十赌九输”。那些“试一下”“赌一把”的投机心理,最终只能是掏空了自己,成全了别人。
“你是闭着眼睛买的,但商家是睁大眼睛放的。”来自网友的“神评论”,受到很多人的认同。如果说消费者“花钱买寂寞”尚且算是愿赌服输,那么商家诱导消费、虚标价格、产品造假的做法就已经涉嫌违法。线上忽高忽低的概率,不过是软件后台设置的参数,无论充值多少、连开几次,所谓的大奖从来就没有什么“有缘人”;线下货不对板的商品,不过是商家以盲盒形式清理库存的劣质、过期、“三无”产品,哪里有什么“锦鲤附体”“一发入魂”,更遑论不退不换的霸王条款、子虚乌有的售后服务了。调查发现,开发一款盲盒APP的价格仅为2—4万元左右,一款网络盲盒的价格就在数十乃至上千,稍有销量就能一本万利,由此也就难怪商家如此铤而走险、明目张胆了。
“万物皆可盲盒”,但不是什么都可以“一盲了之”。盲盒经济不应也不能是一门盲目的生意。不只是网络盲盒的褒贬不一,一些诸如宠物盲盒、脱单盲盒等盲盒新变种、新业态,在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的边缘疯狂试探,也正在受到更多审视。盲盒最大的魅力在于不确定性,但最大的问题也正是不确定性。这种特性,不能是劣质商品和圈钱套路的遮羞布。更重要的是,要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盲盒中注入一些必要必需的确定性。比如,商品设置诚信经营,购买盲盒理性消费,线上监管补阙查漏,违法行为坚决打击,等等。说到底,盲盒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一种类型,受规律作用,也受法规制约,这是行业生存乃至繁荣的根本前提。
有人形容,人生就像拆盲盒,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个打开的是惊喜还是失落。人生无法预估,盲盒更不能被操纵。选择和决定的权力,永远在我们自己手上。
这正是:开的是盲盒,赌的是人性。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