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岁努力还来得及吗(已经晚了吗)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3-08-14 00:47:43

518年,王阳明写了一篇文章叫《寄诸弟书》,起因是他经常收到弟辈们的来信,向他表达了悔悟前过,发奋进取的决心。在欣慰之余,王阳明也担心诸弟信中说的话只是口头说说而已,才写了这篇告诫性质的文章。

在文中王阳明说了这么一句话:「至于四十五十,即如下山之日,渐已微灭,不复可挽矣。」从字面上看,他说的是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精神意气已经衰微了,就像快落山的太阳,光明正慢慢地微弱熄灭,大势已去。在《论语·子罕篇》里,孔子也有类似的观点:「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孔子这句话说得未免狠了些,他认为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学问和事业还没有任何成就的话,这个人就没有什么可让人敬畏的了。对于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的孔子来说,到了这个年纪还没有任何成就,就认为没有多大希望出人头地可以理解,尤其在那个「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里留给一个人学习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而在1518年,时年46岁的王阳明也感到人生无常,加上常年带病,如果到了他这个年纪再努力学习,已经晚了。

实际上王阳明并非用这句话来打击弟辈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不算否定人到了四五十岁学习有取得成就的可能,他的本意是要劝对方珍惜少年时光努力学习。因为一个人在年少之时精神意气容易受到鼓舞,又没有养家糊口的琐事劳心伤神,正是用功学习的好光景。当年纪渐长,一个人就慢慢被俗世之事所累,精神也大不如前,此时再努力学习虽有成就的机会,但机会实在不多了,因此不能等到四五十岁才开始努力。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未来几十年的人均寿命有可能超过百岁,四五十岁正值壮年,完全可以在这个时候从零开始学习,到了七八十岁功成名就也不算太晚,可毕竟还是陷入被动境地里,不容许出错的可能了。

虽然大部分人做不到张爱玲说的出名要趁早,但是在年少时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人,往往走在别人的前头,即使犯了错也有改错的余地,而不至于到了四五十岁时那么孤注一掷。当然,倘若一个人没有功成名就的愿望,学习也只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倒不用担心多少岁才努力学习的问题。因为在他看来学习只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为了追名逐利,活到老学到老。

可是对于许多人,即使像孔子、王阳明这样的圣人也有追逐名利之心,我们自然也不能免俗,不管是为了书中的黄金屋、颜如玉还是千钟粟,凭着自己的本事努力学习去争取无可厚非。古人读书人学而优则仕,小而言之是光耀门楣,大而言之是出将入相,为民造福,这也是儒家入世的态度。因此在年纪渐大之前把主要精力放在努力学习上,是必要的。

而王阳明说的四五十岁再努力学习已经晚了,是从这个角度去看到问题的。作为一个从不逃避社会责任的入世者,王阳明只是认为四五十岁之后才开始努力学习已经难以在建功立业上有所成就了,于是感叹韶光易逝,奋斗趁年华。只有当一个人明白到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之后,他才真正懂得了王阳明说这句话还有别的意思:应当及时发奋努力,越早越好,不要错过了大好时光才白白后悔。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