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的重要性和意义(明天起)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3-10-12 21:15:55

文/ 橘子(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各位分享转发)

我们都知道,从孩子步入学校的那一天起,就有了固定性的早读,有些家庭更是很早就开始培养孩子定时大声读书的习惯。但是这学期受疫情影响,未能按照正常时间开学,同学们上课时间也受到了影响。虽如此,大家能发现,学校制定的网络学习课表上,无论课程怎样调整,都是有晨读安排的,我们学校的安排是在20分钟左右。同时,我也相信,大部分同学和家长都没有把这个晨读的时间认真对待,而是更看重于每天的课程学习或者作业了。今天,我就来告诉大家这种意识多么不可取。

从网上学习开始,到今天,整整两周的时间,我们每次的晨读安排在早上起来的第一个学习任务之中。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是要求学生录视频每天打卡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都动起来。但是在这其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问题:第一,晨读刚开始一分钟就已经打卡上传的;第二,录的一两分钟的视频中错误读音能把人绊倒的;第三,像小和尚念经一样有口无心、表情各异的;第四,这边读着书,背景是家里其他人嘻嘻哈哈聊天的。

显然,一切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的秀。尽管已经明确的对录制时间、方式、内容等等做了晨读要求。突然间,觉得学校的安排和老师的用心,根本没有被理解。我猜想,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大概可能也就只胡乱翻开只读的那么一两分钟,之后便该干嘛干嘛了。

想和大家分享同事娜娜和侄女妙妙的故事。同事是英语老师,她的侄女三年级,但一直以来学习都是由她亲自带的。毫不夸张的讲,在妙妙幼儿园的时候,语文的诗词积累量以及英语口语已经完全把小学三四年级同学比下去了,但这也并不是强制去要求去背去记的结果。娜娜是自费花了很大的精力一直在学习家庭正面管教,同时特别注重妙妙从小语言的培养,其中晨读和晚读就是很重要的一块。用持续的晨晚读结合科学的方法,让妙妙从小就对朗读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也对她后来的学习产生着很重要的影响。

没错,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讲,晨读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影响着语文学习的效率,也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科学研究发现,人大脑的清醒度在早晨是最高的,早晨开始朗读会激发大脑皮层的兴奋,从而增强记忆的效果。充分利用早读课的宝贵时间,多读多背,长此以往,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有利于孩子积累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达到提升他们语文素养的目的,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而且,往往愿意大声朗读的孩子往往他的性格也是比较开朗,整体心态比较乐观积极的,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他会大胆的去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在生活中也多是乐天派,什么事都难不倒他,就是我们口中常说的性格好。

这一点,我从我们班的小楠同学身上深有体会。小楠并不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成绩不是很拔尖,也不是那种长相很可人的孩子,但是他却是各科老师都特别喜欢的一个男孩子,因为他属于那种性格开朗,爱说爱笑又从不记仇的,任何时候都是个大嗓门,我们也常开玩笑说,他以后肯定是能把媳妇儿哄得开心的人。他的性格和他的晨读习惯是分不开的,每天早上都能听到他是读的最带劲的那个,用他的话讲,就是“要把那些没睡醒的从梦中叫回来”。

杜甫有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孙洙有言"孰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是经过千百年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可见,学习语文必须要多读,这是语文积累的基础。即使是在假期,我也会在规定的时间和班里同学一起开始晨读。

晨读不仅能让孩子对前天的知识进行巩固、可以扩展知识面,也能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孩子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无论何时,一定要利用好早晨这段黄金时间,让学生乐于接受晨读,提升对早读的兴趣非常必要。但在家中,要让孩子重视晨读,首先父母家人必须先重视起来。

那么,家长在家该如何帮助孩子高效利用晨读时间呢?

1.定规矩,加强管理

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首先应当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提高晨读“纪律”。这个“纪律”指的是对所有家庭成员,在孩子晨读的这段时间,其他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要详细的列出来,有条件的,最好是家庭成员也参与进来,以便给孩子创造一个积极的、有助于学习的环境和氛围。

在这个期间,打扫房子的,扫地的拖地的就暂且停止,想像一下,假使学校早读,值日生来来回回的扫地拖地,读书的同学还能专心致志读进去吗?

2.明目的,读有所获

"无目的,不晨读",做任何事情,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有明确的目的,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晨读是漫无目的胡乱读、走马观花的大肆滥读,我想阅读效果肯定是微乎其微的。有些大点的自律性强一点的孩子,基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可以在晨读前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目标,但通过我曾经做过的一个问卷调查也发现,对于一般学生来说,学习的自觉性和计划性都还不够,许多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真正形成,这就需要家长不断地引导和帮助。

每一周开始前,家长要提前去准备资料,可以提前把老师安排读的内容整理出来,让孩子每天晨读都能明确自己的任务,每天的目标最好有详细的设定,比如每天要背几首诗,要拿下几个文学常识点,让孩子融入到学习情境中,尽最大程度不留给孩子任何偷懒的机会。

3.丰富内容,激发兴趣

晨读的内容可根据老师的要求去走,也可以根据孩子自身情况,哪一方面薄弱就多读哪些内容。比如,诗词积累量还不够,就以诗词为主;文学常识太陌生,就多读文学知识点;作文比较吃力,就多读读好词好句和优秀范文;也可以再去巩固以前学的课文或者提前熟悉新的课文;除此之外,名家美文、国学经典等也能增加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情操……这些都是可以选进语文晨读的内容。可以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夯实基础的基础上,增加课外积累。

最后,在读过之后,还应该明确晨读的检测要求,以便让孩子在晨读时产生动力,明确任务和内容之后,要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从而给孩子施加压力,让压力变成动力。

4.多种形式,营造氛围

心理学上有个词——“注意稳定性”,是指把注意集中保持在某一对象(事物或操作活动)上时间的长短。时间越长,稳定性越高。

在《心理学教程》一书中提到,有人对小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注意稳定性做研究,发现7~10岁儿童可维持20分钟,10~12岁约为25分钟,12岁以上儿童可维持30分钟。注意的稳定性是从事学习活动所必需的。当小学生上课或做作业时注意力不能很好集中,就会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提高小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

《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学会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

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晨读也要注重用多种方式去体现"读"这个活动,以保证孩子的持续性,提高晨读兴趣。

首先,可以自己去朗读。朗读是美的,朗读是一种艺术,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受到美学熏陶,晨读,要以读为主,在读中感,在读中悟。但如果内容较少,二三十分钟就显得稍长,很孩子就会觉得乏味、无聊而有口无心了。因此,家长也可以结合提问、对读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好胜心,调动孩子晨读的积极性。

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通过对晨读的重视,使学生入境悟情,动真心,吐真情,对他们各方面的发展都是有百益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总而言之,晨读的作用不可忽视,相信坚持的力量,坚持积累,晨读将会带给孩子一大笔“财富”。

(本文完)

这里是橘子育儿课堂,每天分享育儿方法和教育故事。期待在这里与你相遇,共探教育之法。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关注哦!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