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频繁地使用手机,会在无形中影响人的健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压力、麻烦甚至疾病和灾难。甚至成为导致各种不适的罪魁祸首。
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
信息时代,手机成了人们最亲近的朋友,一些人却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手机的“俘虏”。
手机瘾并不逊于网瘾,正逐渐对我们产生不利的影响,逼近我们的生活。
什么是手机瘾?
概念:
手机依赖综合征,又称手机综合征、手机焦虑症、手机瘾,是指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
流行病学:
新加坡《星期日时报》对150名14—40岁的手机使用者作抽样调查。每4个新加坡人中。就有1个患上“手机瘾”。
一天没有手机,就会坐立不安、无所适从.好像整个生活瘫痪了一样。有93%的人,会在饭桌上使用手机。
而有六成的受调查者坦言,即使是在上厕所的时候,他们也会接听电话或是发短信。
我国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有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
韩国信息通讯部调查1085名9—19岁青少年中,111名承认自己使用手机成瘾,占10%。手机让上瘾的孩子们在课堂上魂不守舍,成绩一落千丈。
法新社报道(2007),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必须把手机放进课桌,学生就在桌面上挖洞,以便随时查看。
成瘾机制:
手机瘾其实是一种强迫症。人体内有一种受体,会对某种刺激产生反应,比如会调动体内的内啡呔。从而会本能地去寻找这种刺激,从而成瘾,手机依赖也是如此。
手机瘾患者5-羟色胺都是失衡的。5-羟色胺是大脑中控制情绪、心境的元素,管理心理和情感的最主要物质。
无论是药物还是行为,他们都触及到生物体的中枢神经的报偿机制,每当完成这些行为时,大脑中枢就会产生愉悦和欣快感。
反复使用手机是一种愉悦报偿,无信号、关机之后有一种使用手机的强烈欲望,希冀将来的补偿,就有可能让人成瘾。
哪些人更容易患手机依赖综合征?
性格外向待人热情、好交际的人,对手机和短信的依赖程度反而更高,即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与其个人的社交能力成正相关。
工作特别紧张、压力特别大的人。他们本身就压力太,而手机随时会诱发这种焦虑,这相当于是一种促发因素。
有学者认为,“手机依赖症”大多在性格比较孤僻、缺乏自信的人群出现。
Young与Rodgers在研究中发现,网络使用者的抑郁倾向越高,其网络成瘾情况就越严重,推测可能具备有某些人格特质的人容易成为网络依赖。
同样国内亦有调查发现,降低大学生孤独感,有利于减少大学生选择消极的应对方式,减轻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消极应对方式能够调节孤独感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
临床表现:
1.焦虑、抑郁、恐惧
患者必须将手机带在身边,时时感觉到手机的存在,否则就心烦意乱。隔几分钟就会想去看看手机是否有新信息或新电话,别人的手机响了也会急忙去看看自己的手机,当一段时间手机铃声不响,会感到不适应;有手机铃声响的幻觉。
即使没有事情也要用手机打几个电话以后才能进行正常工作。如果手机不能收到信号无法使用时,就表现焦虑不安、疲乏无力,无目的地徘徊,莫名其妙地对下属或同事发脾气,言语粗俗,烦躁不安,无法集中精力,人就跟丢了魂似的;郁郁寡欢,情绪低落,满面愁容,垂头丧气,认为必将一事无成。
2.躯体症状
可伴有心悸、气短,严重者会出现濒死感,头疼,头晕,身体疼痛,手脚发麻,眼睛干涩、模糊等。
危害:
手机和大多数家用电器一样,都会产生辐射,尽管对于手机电磁辐射可能导致的健康损害还存在较多争议,但已有大量研究证实,长时间使用手机可能会引起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紊乱,从而导致疲劳、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
部分研究表明:长时间暴露于辐射,有可能对生殖功能造成影响,影响精子质量,而且这种负性影响与手机辐射的频率、时长呈显著正相关。
手机屏幕小,频发信息对视力有一定伤害,容易造成眼睛疲劳:表现为眼睛干涩、模糊,甚至有疼痛的感觉。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长时间使用手机,很容易造成近视。
年轻人过度眼疲劳,面颊容易出现皱纹,给人未老先衰的感觉。
如何判断您是否存在手机成瘾?
诊断:
1、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5项:
①手机作为了唯一的通信工具,不再使用固话;
②全依赖手机电话簿和短信箱,不再用大脑记忆电话号码和日程信息;
③手机没有信号或信号减弱便开始心烦意乱,产生强烈的无力感;
④如果忘带手机或手机不在服务区内,马上会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的事情。
⑤睡觉也要开着手机,总在害怕手机自动关机;
⑥经常查看手机,一阵子没有收到短信就怀疑有问题;
⑦常常觉得手机铃声响了、在振动,可是拿出来看看又没有;
⑧接听电话时总觉得耳旁有手机的辐射波环绕;
⑨经常有手脚发麻、心悸、头晕、冒汗、肠胃功能失调,眼睛干涩、模糊,甚至有疼痛等症状出现。
2、严重标准:手机过多地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等社会功能。
3、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
我该怎么办?
对于大多数手机成瘾的朋友们来说,其实日常的一些强化训练就可以帮助大家克服,如严格区分工作与休闲等,养成有节律的使用手机,只需要明确两大原则:
1、克服“否认”是成瘾症状治疗的关键,即我们自身应当认识到自己存在这方面的成瘾行为,这是成功克服成瘾行为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2、成瘾行为不一定要完全戒除,而是要“有责任地使用”,其实也不需要完全不使用手机,只要可以合理地使用就可以了,我们要做手机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10种方式尝试告别“手机依赖综合征”:
下载时间管理APP,合理规划时间
把手机放远一点,如远离视线范围之外等。
每天给自己规定一定的时间不使用手机, 必须用电话时使用座机。
只在特定时间访问社交软件,在现实和虚拟生活之间找到平衡点。
转移注意力,多读书、看报,多参加体育活动。
培养沟通技巧,多和现实中的人去接触,改善自己性格上的缺陷。
保持良好心态,学会放松,张弛有度。
要明白:大部分网友其实并不在乎你,而只是在乎你发的有趣的内容。
对于手机上瘾重症患者可尝试换非智能手机或限制话费。
必要时可配合抗焦虑、抗抑郁治疗。
对于青少年,则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让其正确认识生活的重心和方向,适当对他们使用手机进行限制,避免把心思集中在玩手机上。
如情况较为严重,可将心理治疗和日常训练相结合起来,通过系统评估成瘾程度;传达和改变对成瘾行为的认知;克服对问题的“否认”;建立治疗契约;预防“复发”等步骤进行进一步的系统治疗。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