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是秦始皇的大将吗(并非秦始皇手下大将)

首页常识更新时间:2023-08-28 20:28:55

秦始皇统一全国,除了自身的能力之外,还有前人打下的基础,战国四大名将光秦国就占了两个,白起和王翦之中,白起又身为四大名将之首。

提到白起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坑杀的四十万赵兵,而且秦始皇统一全国有加上白起的名气,人们总是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白起是秦始皇嬴政手下的大将,然而这只是一种错觉。

事实上嬴政出生于公元前259年,白起死于公元前257年,也就是说白起死的时候嬴政才两岁,他根本不可能在嬴政的手下做事,乃是属于秦昭襄王时期的人物,也正是他的存在使得秦国在与六国的斗争中节节胜利,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白起一经历

大小70多战,未尝败绩,最吸引眼球也是最艰难的一场战役当属“长平之战”。

赵国大将廉颇为了抵御秦军在长平设立了三道防线,值得一提的是廉颇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三道防线紧密相连,秦军与赵军的第一次作战便在廉颇竖起的第一道防线的山谷中,秦军作战勇猛,攻下第一道方先后占领了光狼城。

廉颇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自然有其国人之处,秦军时期正高,其实高昂,赵军受挫很重,廉颇分析敌我形势,决定采取一劳永逸的策略,退兵到第二道防线,坚守不出。

秦军果然一时无法攻破,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整整僵持了三年!秦军折损了不少兵将,但赵国同样也好不到哪去,秦军虽然补给线很长,但那时赵国的粮食只有秦的三分之一,几十万大军三年的粮消耗使得赵国暴露出经济弱点,而秦国不仅军事强大,在商鞅的改革下经济也是得苏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赵王决定决一死战,从而改变了廉颇的坚守战略,又以赵括替换了廉颇的位子,赵括虽是纸上谈兵,但这也是赵国的无奈之举。

在赵国换将的同时,秦国亦悄悄的派遣白起奔赴战场并任其为上将军,统领全军。

白起的军事天赋在此战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最终将赵军团团包围,赵军断粮四十六日天后赵括突围失败,被秦军射杀,四十万赵兵投降,白起以上党这个地方为例,之前秦军已经占领了上党,可那里的百姓不愿归秦而归赵,他认为赵国的士兵都反复无常,不全部杀掉恐怕成为祸患,便用使诈坑杀了四十万赵兵,制造了历史上最令人震惊的一幕。

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时期战死的大约两百万人,白起一人就占了一半,但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的观点,以战国时期两千万的人口来计算,光战死的就有两百万人,这还不算受伤的,如此大的数目着实令人难以相信,况且白起一战坑杀四十万,更是令人难以置信。

“剑桥战国史”认为中国古代文学有许多地方都用到了虚数,而“万”字很有可能也是一个虚数,并不是说真有一万人。

至于哪种说法正确小编暂时还未发现肯定的结论,白起经参加过许多场战争,且经历的都是大战役,说死在他手上的有一半是很有可能的。

,
展开阅读全文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
热门文章

© 2007-2022 http://www.anhuiqq.cn,All Rights Reserved.